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1937年5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按下电报键,向全世界宣告金门大桥通车的消息,彼时硅谷这个名字还不存在,旧金山湾区也不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但橘红色钢铁大桥改变了旧金山的城市布局,不仅承载了庞大的车流量、吸引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也给旧金山开拓了发展空间。
视线回到东方,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但珠江口八城被珠江口分隔在东西两岸,香港、澳门、中山、珠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港珠澳大桥已联通三市,虎门和南沙大桥联通了广州、东莞和佛山,仅剩中山与深圳没有直连的跨海大桥。
如今,深圳与中山之间的最后“一横”终于补完。本月底,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一道道跨越珠江两岸的桥梁也如绳索般缝合了珠江,将大湾区的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连上珠江口交通网重要“一横”
在世界范围内,围绕核心城市形成了多个都市圈,诸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在国内,则有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也点出,“在区域竞争或者是国际竞争中,一个城市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必须以城市群的姿态进行发展和参与竞争。”
梳理国内外城市群可以发现,每个都市圈都有一个或几个较先发展起来的“核心增长极”,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和谐局面。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深圳扮演的便是这样一个核心城市的角色。张玉阁分析,深圳“经济体量大,空间面积小”,因此在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中,深圳的外溢程度会比较强。
而核心城市要向外辐射、城市群要一体化协同发展,要有便利的交通保障。
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2年发布的《深圳市干线道路网规划(2020-2035年)》来看,深圳目前通向外围城市的路网中,主要向北、向东联通东莞、惠州,向南联通香港,唯独没有西向交通线联通珠江西岸的城市。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而放眼珠江口,目前已经通车的三座跨海大桥分布在入海口和北部狮子洋流域,在狭长的伶仃洋还有相当大的交通空白。因此,即将于6月底通车的深中通道不仅对深圳来说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伶仃洋上的关键通道。
自上世纪开始,珠江口东西岸城市间便有着密切的往来。1990年代,为缓解广州经东莞到深圳的公路拥堵,广东省在虎门修建汽车渡口,方便珠海、中山、江门、顺德等珠江西岸城市往来东岸的深圳、东莞。建成不到一年,车流量远超设计运力。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提出“消灭渡口,改渡为桥”。
珠江口第一座跨海大桥——虎门大桥的建设提上日程,1997年建成通车,全长15.78公里,被誉为“中国第一跨”。虎门大桥东起东莞虎门威远,西接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极大地便利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车流、人流交通和贸易往来。
多年来虎门大桥一直超负荷运行,大桥设计日均饱和标准车流量为8万辆,越秀交建年报显示,2023年,虎门大桥日均路费收入282.55万元,日均收费车流量10.36万辆。以此计算,2023年全年,虎门大桥共有3781.4万辆车次付费过桥,累计收费10.31亿元。
“是奠基者,也是开拓者”——虎门大桥辅航道桥项目总工程师王中文如是评价。
虎门大桥后,珠江口再添多座跨海大桥。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全长55公里,从香港驱车到珠海、澳门的车程从3小时缩短到45分钟左右。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坐落在香港大屿山,比邻香港国际机场,对大湾区人流、物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23年,港珠澳大桥出入境货车超过57.56万辆次,增长25%;货运量259.76万吨,增长16.34%;货车268万辆。
南沙大桥是目前通车的跨海大桥中最北面的大桥,位于虎门大桥10公里处,连接广州南沙和东莞沙田。南沙大桥比虎门大桥增加两条车道,所设计的日均标准车流为10万车次。
从珠江口西岸的南沙中心区到广州白云机场有90多公里的车程,而只需50多公里即可到达深圳宝安机场。但是此前由于虎门大桥堵车严重,很多人选择舍近求远,南沙大桥的开通则让从南沙中心区到机场的路程大大缩短。
同样,深中通道的开通也让中山到深圳机场的车程从当前的2小时缩短至50分钟。深中通道位于距虎门大桥与港珠澳大桥各30公里左右的中间位置,弥补了此前没有从珠江西岸城市直接到深圳的跨海大桥空白。
诸多案例表明,珠江口跨海大桥实打实地为大湾区城市间要素的高效流动创造了交通条件。
大桥链动城市 大湾区经济一体化装上加速器
金门大桥作为太平洋通往旧金山湾的入口,承载着巨大的车流,为旧金山湾区城市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交通支持,减少了往来成本。金门大桥官网数据显示,大桥建成后48年,已有10亿辆汽车驶过,2023财年大桥总交通量为3269万车次。
也正因为有了一批金门大桥这样的交通设施,围绕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等主要城市形成了旧金山湾区城市群。1945年,旧金山在全球首次提出打造“湾区”的概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湾区经济形态。
当今四大世界著名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依海港而成长起来的城市群,因海港而开放和繁荣,汇聚世界顶尖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巨头和工业链上下游产业。
事实上,珠江口每一座跨海大桥建成后,都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湾区如此钟爱建设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通车加速了三地商贸往来。截至2023年9月,在珠海注册的港澳企业累计15379家,比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增加了5279家。大桥通车5年多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突破7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出口突破1000亿元。
珠江口的跨海大桥还将大湾区城市群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创新园区等全都联通起来,打通了各城市间的脉络,让大湾区像一个城市一样联动发展。
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产业开发与合作上做出很多探索,开设示范区、创新产业园等。在珠江西岸有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珠江东岸有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跨海大桥让这些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主阵地”得以快速地联动在一起,增加了双边科技交流、创新合作的机会。
作为即将通车的深圳通道直连的另一端—中山,也做出了多项举措对接与深圳的产业合作。中山在深中通道登陆点马鞍岛设立了翠亨新区,汇聚科技创新、金融和教育等资源,2023年建成了中山生命科学园、中山软件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平台,吸纳了诸多新能源、医疗、科技等企业入驻。
此外,跨海大桥对于大湾区城市发展外贸也大有裨益。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珠江口占了三个,均是国际枢纽海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在大湾区的三个十大国际海港中,深圳港和香港港都位于珠江口东岸。跨海大桥的开通,尤其是此次即将开通的位于珠江南部的深中通道,将大大便利珠江西岸中山、江门、珠海等广东西南部城市发展海外贸易。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此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重大基建在早期可实现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易费用,增加信息和物品流动,带来巨大的边际效应和明确的经济正向效应。但到了后期,基建设施在同个区域的叠加不再会遵循这样的逻辑。
目前来看,珠江口的跨海大桥建设正处于前期阶段,极大地促进了珠江口东西岸城市人、车、物、资金、知识的往来,让大湾区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珠江口跨海大桥网正越织越密,也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一设想成为摸得到的现实和可以期待的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晓慧 编辑:孙超逸)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