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下而上”的市场化机制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在打造科研经济先行方面,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原始创新策源地,一直追求创新。现阶段,光明科学城正在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沿途下蛋”,围绕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打造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并形成全国首例“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未来,光明科学城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上,还将有新的突破。
6月21日,“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前往光明科学城,作为第一站园区行调研目的地。
2021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85.33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自2015年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排名全市第一。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光明区GDP“半壁江山”。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701.42亿元,占GDP比重为54.6%,超出全市平均水平(39.6%)15.0个百分点。科技创新为光明区带来了切实的生产力,也让光明区更加重视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
如今光明科学城框架基本成形。光明科学城明确重点发展信息、生命和新材料三大科学领域。截至目前,光明科学城已集中布局建设了23个重大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个研究型高校。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土建基本完成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开展科学设备联调联试,明年投入使用。
至此,光明科学城在“0-1(基础科研)”的建设上已经完成了突破,下一步则是如何集聚优质企业,帮助它们往“1-10(商业化)”以及“10-100(产业化)”的方向继续突破。
然而,在“1-10”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死亡之谷”;政府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提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以及对重大设施的维护。而这两者最终又指向一个问题——如何用最小的力气撬动科学城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且越转越有活力?
光明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张冬冬,作为一个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的技术型官员,近期正在为上述问题做方案。他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面往细了拆开,至少涉及三个待破解的难题:科研体制怎么设计?效果考核怎么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如何构建?实际上光明区正在探索建设一个通往科学中心的新路径——“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圳路径。”
用互联网平台的思维做科学城的运营
南方财经全媒体:从布局上看,全国已有四地获批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华北有北京怀柔,华东有上海张江,中部有合肥,相比较之下,光明科学城有何特点?
张冬冬:第一个特点是“自下而上”。深圳在很多需要破题的关键问题上都敢创敢干、敢为人先,比方说,在建设费用上面,深圳是用地方财政出资建设的九个重大基础设施。可以说,深圳在对创新的研发投入上是坚定的。
第二个特点是产业导向。深圳是一座很务实的城市,一切科研也最终要回归到如何落地的问题上面。而之所以我们如此强调落地,也是因为后期运营费用的庞大,必须面向产业才有经济收益。这就好比说,你去开一辆价值30万的车,每年可能至少需要3万块的使用费和维护费,否则这个车将跑不动。而科学城的运营同理,我们按最低标准测算,每年至少要拿出建设总费用的10%-20%作为运营和维护费。
第三个特点是开放共享。深圳市政府在建设这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坚定不移,因为这些设施不仅要服务深圳市,更要辐射大湾区,甚至全国。而内部循环无法支撑光明科学城的长远发展,光明科学城必须要开放共享,跳脱出以往科研项目中实行“包干制”的做法,走出符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为此,光明科学城提出要建立全区域间的协同共享机制,引导企业应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来开展技术研发。
好比说,光明科学城实际上在做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平台。而之所以考虑该运营模式,一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用运营部分的收益来支撑装置的维护费用和科研项目的研究经费;二是可以通过引入外部竞争加速科研成果产出,加快产业化的进程。
因此,光明科学城在设计投融资方案的时候,要求必须配合设计一个最低成果转化的指标线。而达到这个指标线的做法则是要制定出更为具体的考核机制。当这个考核机制变为正反馈的过程,并逐渐形成商业模式时,光明科学城的运营就达到了我们所追求的“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圳路径”。
“软约束机制”达成资源合理分配
南方财经全媒体:“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圳路径”具体将用什么考核机制达成?
张冬冬:第一,科研资源的分配机制。以我的经验来说,在科研资源的分配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科研项目管理,因为好的管理可以把资源更高效地利用起来。
光明科学城集中投资建设的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大的科研资源,但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永远是稀缺的,如何分配给对的人,值得去研究。
近期,我们正在研究“软约束机制”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把基础科研跟应用科研分类管理。管理从人员的分类开始,我们计划把科员人员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科研人员,另一类则是应用科研人员。
针对基础科研人员,考核的重点放在过程管理上。我们根据耗材数据、实验数据、机时数据、测试数据和结果数据这5个数据,判断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因为我们认为基础科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只要实验过程够扎实,我们也充分支持这类科研项目。
对于应用科研人员,我们将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模式,甚至可以设计成一个末尾淘汰的制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淘汰并不是说直接开除,而是采用一个“软约束机制”,最终达成资源回收和再分配的目的。至于淘汰机制具体如何操作,目前还在设想阶段,但可能采用发布个人创新指数的形式开展。
第二,科研项目的产生机制。这里的重点在于如何确保大部分的科研项目要去突破“卡脖子”技术。这跟第一条结合起来就涉及科研人员的比例问题。光明科学城在保留10%-20%的人员做基础科研的同时,要鼓励更多的科学家面向市场设计科研项目,针对“卡脖子”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对应的要留出一定量的科研资源给应用科研项目,以确保更多的核心技术在光明科学城被攻关。
第三,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客观来讲,科研成果不能只存在于科学家的脑中,而要去切实地满足企业需求,只有有用的技术才能转化。转化的过程中要确保参与各方责利对等,收益合理分配,鼓励科学家跟踪服务,培养企业家的科学素养,构建循环迭代的“科研——应用——科研”体系。
生命科学产业预计5年内能出成果
南方财经全媒体:在深圳光明科学城的总体发展规划文件中,光明区提出重点发力三大产业、布局16个细分领域,目前已有23个重大创新载体。在这么多布局的领域里,光明科学城会在哪一个赛道上最先迎来爆发式增长?
张冬冬:根据我们目前的推测,应该是生物医药或者合成生物赛道最先爆发,预计5年内能出成果。首先,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明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其次,这两个设施将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如机械臂)大大加速科研的效率和进程,同时也减轻了科研人员重复实验的痛苦。
大家所期待的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领域)上的突破,则要相对靠后一些,可能要5年以上。因为芯片再往下突破,需要新一代工艺和材料都有所突破,才能制造出下一代芯片。
此外,在新材料产业上,尤其是一些特殊材料上,也可能也会有所突破,但没那么迅速和震撼。
(南方财经全媒体实习生乔梓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石恩泽 编辑:王帆)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