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面对面丨全球市场大幅震荡 投顾如何服务高净值客户?

我的私人银行李玉敏 2022-11-23 20:00
投资面对面丨展望欧美及英国经济形势 洞察主要资产价格走向 投资面对面丨专访清华大学王娴: 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资面对面丨二代企业家和科技新贵渐成主流 顶级私行如何探索求新?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玉敏 北京报道 

2022年以来,受疫情、美元加息和地缘局势等因素的扰动,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全球资产特别是股市全面下跌,投资不仅难赚到钱,可能还面临亏损。在这种比较恐慌的情绪下,高净值人群,他们的投资将如何规避风险,寻找机遇?

据悉,2019年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私人银行中心成立的时候,也同步成立了“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专业机构的投顾服务如何及时提供对宏观经济的研判和建议,并陪伴客户穿越周期,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面对面栏目记者采访了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投资策略团队主管屈刚和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投资策略团队高级经理文晓波博士。

研究是为解决客户实际问题

《21世纪》:2019年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私人银行中心成立的时候,也同步成立了“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为何贵行这么重视投研能力的建设?

屈刚 :2019年,中国银行开行业先河,在商业银行中首家成立投资策略研究中心,我们觉得是时候集中全集团的智力资源,把我们多年来对市场的洞察,对产品的掌握,及时分享给我们的广大客户。

中国银行的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相比其他的商业银行研究机构有两个独特优势,一是离客户近,我们的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组织架构就是放在个人金融客户服务部门,不是一个单纯的研究机构,是和客户服务是一体的,是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是为了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的。不像其他银行研究机构就是单独的学术部门。二是离海外近,大家知道金融市场股、债、汇、商等大类市场,国际、国内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孤立或者独立的看某些局部,往往看不清或者看不准。中国银行是做海外业务起家的,我们在海外60多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牢固的根植于海外市场,能够及时了解海外的各种信息。我们的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专家组就有来自港澳地区,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各地区的专家,我们研究和分析海外的情况不像其他机构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们就是下场在水里游泳的,所以我们能“春江水暖鸭先知”,能更好更及时更准确的感受到金融市场风云变化。

《21世纪》:文晓波博士也是专家中的重要一员,想请教下,今年市场情况如何?

文晓波:在世纪疫情、地缘冲突、美元加息三大利空下,今年做投资是非常困难的,投资组合今年实现正收益就已经战胜绝大多数人了,主要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全球资产只有商品(原油、各种矿)、在中国的美元存款、中国的中长期存款(利息超3%),部分收益率超过3%的理财取得正收益。但是如果加上汇率因素,那么正收益的资产就少之又少了。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股市全面下跌,跌得最少的是英国和日本股市,分别跌6.65%和9.91%,但他们的汇率分别跌了17.46%和25.75%,中美股市跌幅都超过20%(万得全A跌20.94%,标普500跌24.77%),两国的科技类指数中国的创业板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了31.11%和32.40%。债市方面,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53BP 和上行了231BP。汇率方面美元一枝独秀,美元指数上涨16.86%,日元兑美元跌幅达到30%,创32年记录。人民币在非美货币中表现算强的,相对美元贬值11.3%,但人民币指数只下跌了2.01%。贵金属方面黄金下跌9.21%,大类资产中唯一录得正收益的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商品。但这类资产通常都很少有投资渠道,所以我说今年只要投资组合取得正收益就很不错了。

《21世纪》:在这种行情之下,投资不易,做策略研究也一样 ?

文晓波:虽然我们的策略依然有阿尔法,但市场负向的贝塔太大了,在几乎所有大类资产都没有机会赚钱的时候,我们的组合表现还是不错的。我算了一下,我们2019年的组合持有至今依然有50%的收益,年化也有10%以上。回顾这几年的投资策略,我们在战略资产配置上方向是对的,以C4以上客户为例,我们2019年建议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为65%,2020年加到69%,2021年降到60%,2022年一季度建议降到55%。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对市场的研判配置大类资产的方向是对的,我们权益市场好的时候高配权益,预判不好时降低权益资产配比,锁定了一些收益。 

《21世纪》:印证了那句话“市场贝塔不够大,还有中行阿尔法”。

文晓波:在战术资产配置方面,时机选择方面我们还是可圈可点的。我们一季度及时下调了权益资产配置比例1%-5%,二季度我们看反弹,我们说“海外波动风险加大,A股有望震荡向上”,这与二季度全球故股市的走势是吻合的,而且在择时上我们精准的抓住二季度几乎是最低点和最高点,完整的参与二季度的反弹。

5月9日,周报第18期标题“最艰难时刻或已过去,市场进入反弹窗口期”;7月4日,周报第26期标题“反弹接近短期均衡区域,围绕中报展开结构行情”;三季度我们看到了顶部,但我们提示底部比较早,9月13日,周报第36期标题“内外环境边际向好,市场拐点或已显现”,主要是预期美元9月加息后应该会回调,但这个判断乐观了些;所以在9月26日,周报第38期我们就进行了观点修正,标题“美元强势超出预期,市场筑底或将延长”。

总体来看,我们这几年战略资产配置是比较成功的,今年二季度的战术配置最精准, “市场贝塔不够大,还有中行阿尔法”依然是成立的。

“研究+产品+服务”的投顾体系

《21世纪》:那么强大的投研能力,这些观点,怎么具体服务到中行的私银客户的?

屈刚:客户觉得看起来我们服务的触点就是一个资产配置,实际上我们中国银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内部设置了一个庞大的配套服务体系。首先是研究体系,我们集中了海内外机构、中银基金、中银证券、中银理财等综合经营公司的专家,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其次是产品体系,我们精选了存款、基金、理财、保险、黄金、私募等所有产品品类和适用不同客户类别的产品体系,根据业绩和市场表现不断的优中选优。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关公可以战秦琼”,能跑赢市场的产品才是好产品,相信在这里面“总有一款适合你”。第三是服务体系,我们有上万名的理财经理、私人银行家、投资顾问服务队伍,对于所有客户我们能做到“面对面的见,手把手的教”,每名客户的资产配置方案都是我们“量体裁衣”,这也是我们作为国有大行的人才服务优势。

《21世纪》:中国银行近期推出了“企业家办公室”,投资顾问业务在“企业家办公室”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屈刚:企业家办公室围绕高净值客户的“人、企、家、社”四个方面提供商行和投行服务,作为投顾服务来说,更多的关注企业家群体的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服务,由中国银行总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联合综合经营公司组建了专属投策智囊团,牵头为客户从战略资产配置到战术资产配置、产品组合构建到定期再平衡提供“全流程”服务。

具体来说,我们会从客户的家庭需求开始,由总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资产配置专家组和分行投资顾问、网点理财经理一起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方案,所有的企业家客户都可以直接由总行配置专家组提供资产配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根据市场的变化,有动态调整机制,这实际上是一个“择时”的服务,大家做过投资理财的都知道,选对产品不容易,但是择时和控制仓位是最难的。在很多关键的时点,我们都主动发起客户提示和组合调整,刚才文博也说了我们的一些观点和重要时刻提示。有一组数据,企业家办公室成立以来,我们总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服务的客户,通过资产配置调整,平均金融资产增长了6.3%,组合收益超过基准收益率3.1%,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实属不易,市场也证明了按照我们的建议调整,客户取得了明显的收获。

《21世纪》:投资顾问服务在帮客户赚钱,避免损失的时候,会收到客户什么样的反馈?

文晓波:这实际上是一个客户如何看待投资顾问服务的问题。首先,我们作为买方投资顾问服务,从本质上我们是站在客户角度思考,为其提供财富规划服务、资产配置建议、大类资产研判观点,并为其优选产品,并根据市场时机配置产品等,目的是帮助客户达成财富管理目标。

其次,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投资顾问服务也只是为其提供参考,客户是否采纳?采纳多少?客户的投资决策都是自己做出的,所以一切投资结果都是客户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我们投资顾问建议的必然结果。

第三,任何机构都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在客户心目的中地位,不要以为我们建议的客户都听了,其实从某种角度讲我们的建议仅仅是激发客户思考,引起客户共鸣,协助客户完成资产配置目标。这一点有点像老师的教学,能够与老师同频共振,教学相长者的学生往往收获较多,对老师的评价就高,反之,反馈自然也不会太积极。

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

《21世纪》:投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结果需要师生同频共振。所以现在市场上很多资管机构号称是“买方投顾”,你怎么看?

屈刚:所谓“买方投顾”就是要站在客户角度和立场选产品,这个不是靠喊口号决定的,是由资管机构的内部机制决定的。首先,你给客户做的资产配置是不是全,市场上很多资管机构都是经营单一产品,比如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机制决定了“王婆卖瓜”,只说自己产品好,“以邻为壑”,就说别人的产品不好。在产品选择上天然有短板,有硬伤,怎么能说是“买方投顾”。其次,你的服务模式是不是全,如果你的盈利模式就是靠资产规模和交易量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如何能帮客户“择时”,如何能不“割韭菜”,有些资管机构甚至可以“借新还旧”,玩“击鼓传花”游戏。

而且我还要在这里特别提示大家,社会上还有很多骗子公司打着所谓“私募”、“信托”等旗号,“挂羊头卖狗肉”,“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普通甚至专业投资者都难以分辨,一朝不慎,很可能血本无归。我们银行不一样,我们是经营客户关系的,中国银行已经有5个亿的客户了,我们就是要把存量现有的客户一直服务好。我们的产品线是全的,没有短板和缺项,客户的组合收益率、资金的安全性、交易的便捷性、服务的舒适度,这些都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组织文化血液中的东西,而且也成为了我们的实际工作目标。

《21世纪》:进入今年四季度,市场的震荡持续,你怎么看未来的情况?

文晓波:先谈一下我们四季度关于A股的看法,“全球滞涨阴霾中,A股有望率先筑底”,今年全球资产的杀手就是美元加息、美元指数超级牛,我用“美元之强强得一骑绝尘,预期之弱弱得难以相信”来形容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而我们认为美元加息在四季度应该进入后程;第二点,前三季度A股的下跌已经充分释放风险,并对美元加息进行了计价,A股当前的估值已经非常有吸引力,当前万得全A动态市盈率倒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为3.40%,处于股债历史性价比5%水平;第三,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足,政策效果从量变到质变演进,即将迎来基本面与股市良性互促。

基于我们四季度A股筑底的判断,明年乐观的预期,认为敢于在低位逆势加仓的勇者,一定是明年获得很好的收益,过去历次跌破3000点后的数据也都支持这个结论。

《21世纪》:美元强得一骑绝尘,也让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未来走势如何?

文晓波:关于人民币汇率,今年相对美元贬值11.3%,在非美货币中表现算强的,人民币指数也只跌了2%,在这轮强势美元周期中,人民币经受住了考验。在中美货币政策背离、10年美债收益率仍在4%以上的高位、中美国债利差倒挂超120BP,且美元仍处于加息周期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人民币面临的外部压力仍在,但人民币不具备趋势性贬值的基础,双向波动仍是未来的主基调。

《21世纪》:美元走强压制金价,现在是布局黄金的时机吗?

文晓波:今年地缘局势紧张时期黄金确实冲了一波,最高上涨12%以上,但后来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黄金就一路走低。不过我们认为黄金长期向好的逻辑正在强化,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空间不足,且掣肘颇多,接近利空出尽的阶段;另一方面,当前多项市场情绪指标显示,看空黄金的投机情绪已处于极端值;因此,我们维持金银正处于筑底阶段的判断,年底前是配置贵金属的时间窗口,但需要尊崇资产配置的理念,而不是单纯的投机。

《21世纪》:每年中行都会发布一系列的投资策略报告和资产配置白皮书,能否展望下明年的形势?

文晓波:我们从2019年开始发布“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报告”到后来的白皮书,如今已经连续四年发布了,这已经成为我们与客户年终岁末“不见不散”的固定节目。去年白皮书印刷了8万册,几乎每个中行的高净值客户人手一本,在客户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所以今年的依然会推出2023年的白皮书。

年内还有很多决定性的因素需要观察,三大利空的演变情况,尤其是欧美的通胀和美元加息进程;疫情在国内的发展情况等都尚不明朗。但沿着四季度的思路,四季度会进一步消化对市场不利的因素,在所有资产经历美元加息冲击之后,随着美国陷入衰退的概率提升,通胀见顶后必然会再次迎来美元的宽松,我相信这在2023年是看得到的。风险资产在2023年会迎来不错的行情,包括全球股市、债市和黄金,基于现有的信息研判我们对2023年保持乐观。

《21世纪》:当下智能化时代,智能投顾、大数据这些概念很热,投顾服务未来如何与之结合发展?

屈刚:我们现在已经从互联网时代进入到了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金融领域和资管行业,也出现了量化投资和智能投顾等一些具体的应用,这是发展的方向。

但是也应该看到,金融市场信号和噪声长期并存,关于金融市场的波动理论和算法都处在初级阶段,机器并不能很好解释现象并准确预测未来,人的主观判断在回路中仍处于决定因素,专家们基于直觉经验的意见也更为重要。在目前,机器在处理复杂信息和交叉领域的表现没有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本质上是要满足每一个有感情的个人如何更有尊严的生活。金融产品只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工具之一,如何感知客户内心深处的需要和诉求,帮助他们战胜疑惑甚至恐惧,这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投资顾问服务是实际上是一种客户陪伴。

当然,机器在投顾辅助决策和响应速度上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我们也在全力搭建资产配置系统,目标是实现操作系统化、交易线上化、服务智能化。我们的目标我相信也是投顾的未来,就是人脑加电脑双轮驱动,集体智慧加人工智能双峰并峙。

(统筹:马春园)

(作者:李玉敏 )

李玉敏

资深记者

专注于深度调查和金融风险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