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走进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凤凰产业园,站在瞭望台远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场产业“立新柱”工程正在制造业大市东莞如火如荼进行。
前不久,东莞市高规格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2023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坚持以制造业当家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为东莞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次定调。
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新目标:突出以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力争到2025年底东莞市营收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不少于25家,产值超千亿元制造产业集群不少于7个,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低于50%。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表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当前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既有利于解决短期增长的近忧,又可以展现长期结构升级的远虑。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立柱架梁”,关键在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要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夯实产业根基、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传统产业加快“智改数转”
作为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名城,制造业在东莞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东莞形成了由20万家工业企业、1.2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7家上市企业和3家营收超千亿元企业、24家超百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然而,目前东莞产业结构仍有提升空间,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的现状待改变,新支柱的培养需加快,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日益突出。
当前,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重,东莞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新动能加速成长。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方面,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东莞将实施重点产业链招商,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制造业质量标准品牌,重塑产业体系结构,增强现有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制造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共识,数字变革正在东莞各处上演,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日,东莞市市长吕成蹊在调研数字化转型工作中提出,东莞要开展一场不亚于“机器换人”的产业革命,推动东莞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让东莞制造业实现质的转变。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庆棠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东莞已推动华为、思爱普(SAP)等2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投入运作,成功创建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成功为171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服务,累计推动519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22年东莞市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工业设计特色类)。
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今年东莞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重点企业对标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转型升级,2023年认定不少于20个智能工厂(车间),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牵引带动不少于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转型。
刘庆棠介绍,2022年东莞工信部门以智能工厂(车间)认定为抓手,重点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等五大产业,挑选出129家重点企业授予“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培育企业”的称号,并认定14 家智能工厂、18 家智能车间,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并加以宣传推广。
“今年我们工信部门将继续完善赋能体系,精心打造数字化标杆示范项目,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认知水平,达到牵引带动不少于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转型的目标。”刘庆棠说。
在产业强链补链方面,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东莞将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大力实施“投资东莞”全球推广行动,2023年重点招引一批投资额30亿元以上项目。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每条产业链遴选2—3家“链主”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围绕“链主”企业建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
陶锋介绍,产业的进阶升级,需要和前沿的科技革命深度结合,当前数字化转型是东莞推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抓好大产业发展,既要做强具有领先优势、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又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产业根基、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产业新立柱发展成势
数月前,赣锋锂电项目正式落户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该项目投资额约50亿元,达产后产值将达110亿元,将成为有“锂王”之称的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的储能板块总部、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东莞正站上新能源产业的新风口。
陶锋介绍,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快产业立新柱,培育壮大战略性集群是东莞延续制造业发展优势,开拓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
为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近年来东莞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2021年以来,东莞在全市布局规划建设80平方公里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两年来已启动约20平方公里首开区建设,完成土地收储超4700亩。
在产业立新柱方面,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东莞将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打造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新立柱,到2025年底前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到,在新能源领域,目前东莞在消费锂电池、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等领域聚集了新能安、博力威、富强储能、硅翔绝缘材料等一批优质企业。据统计,2022年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增速为13%,其中,规上企业数有1929家,较2021年增加288家,增速超过17%。
东莞市发改局创新和产业发展科负责人袁锡江介绍,2022年东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规上企业数有1370家,较2021年增加225家,增速接近20%,初步形成以封装测试、设计为核心,以第三代半导体为特色,以及所涵盖的设备、原材料及应用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布局。
在产业立新柱方面,今年东莞市发改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谋划和培育,制定半导体、储能等专项产业政策,谋划建设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储能产业创新园区等特色化产业园区,以龙头牵引产业链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新立柱发展成势。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方面,东莞将聚焦产业新风口,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图谱3.0版本,累计引进2—3个战略科学家团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一产业技术中心、一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支撑体系,到2025年底东莞市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少于2000亿元。
陶锋介绍,东莞通过发挥产业配套完善、工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主体众多等优势,正加快在新能源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业新立柱上进行布局,逐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他建议,未来东莞应突出制造业当家,积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引导全社会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产业、未来产业集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程浩 编辑:于长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