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划“三农”重点:稳定粮食生产,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莎 北京报道
2023-03-05 20:1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将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民生蓝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两会报告经济观察|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将大幅提高市场信心 展开更多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粮稳天下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预期目标,并部署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国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 年的政策,务必通过细致工作扎实到位。

受访专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的建议,是对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的强调、延续和落实,部署具体举措,突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底线任务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

稳定粮食生产

“三农工作有两个永恒的主题,一个是保供,一个是增收。”2月14日,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保供”主要针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国粮食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过去五年,我国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新建高标准农田4.56亿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67%提高到7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今年“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底线,我国粮食总量可以满足现当前的粮食需求,但从供需关系和外部环境变化、粮食生产品种结构、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来看,我国仍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从供需角度来看,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稀缺,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居民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粮食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叠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很大压力。

从品种结构来看,我国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粮食生产还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

农民是种粮的主体,受农资价格上涨、土地租金上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影响,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较高,种粮收益不稳定或相对较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面积是产量的基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司伟表示,稳定粮食生产首先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就我国粮食生产结构而言,我国小麦、水稻可以实现绝对自给,但油料仍然短缺。去年我国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豆自给率提升3个百分点至18%左右,今年还要继续抓好油料生产,补粮食生产结构短板。

为应对粮食产需压力,更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再次对其进行强调。

司伟认为,距离上一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已经过去十余年时间,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前述提到的多重压力,对提升粮食产能提出新要求。司伟认为应重点从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支持政策三方面提升粮食产能。

具体来看,一是要落实藏粮于地,在基础设施方面,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二是做好藏粮于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要补齐粮食生产结构性短板,倾注更多精力提升玉米和大豆单产水平,而单产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尤其是种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是强化农业支持政策,过去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更多强调财政支持,现在也在逐步探索更多利用保险等市场化手段,来降低甚至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

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2.45,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国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四部分组成。自2015年起,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超过经营净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是农民增收贡献的大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需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稳定农民就业,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农民的经营净收入仅次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超1/3。高强指出,家庭经营性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构成。2022年,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63%,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但从收益面来看,一般性的粮食生产对农户增收的支撑力度有限,提升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需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其附加值较高、功能更加多元,也有品牌溢价空间,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支撑。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乡村特色产业是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小众类、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涵盖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和特色文化等,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

高强指出,在稳定小农生产基础上,要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并建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这既可以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也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中介变量。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之后,我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也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高强表示,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变化,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即要求农户具备内生发展动力,产业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有效支撑农民持续增收。这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布局、配套设施完善等提出新要求,也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要通过多措并举的支持政策,推动脱贫地区乃至脱贫地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实现整体提升。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三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高强指出,前两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是“过渡”,强调的是帮扶政策稳定,但随着过渡期深入推进,今后要更加关注“衔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研究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高强表示,这意味着要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更要求将具体帮扶政策逐项分类调整,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实现脱贫人口与一般农户、脱贫村与一般村、脱贫地区与整个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均衡性。

(作者:李莎 编辑:周上祺)

李莎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