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融大咖说丨专访中银香港周国昌:“跨境理财通”推出两年运行稳健,更多持份者参与可促进互联互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实习生李佳璐 香港、深圳报道
今年9月,为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决定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具体而言,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二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作为参与主体,为“南向通”“北向通”个人客户提供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三是扩大“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四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五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引导金融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1年9月10日,北京、广州、香港、澳门四地连线同时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随后,粤港澳三地实施细则公布,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距今,“跨境理财通”已实施两年多时间。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大湾区的跨境理财业务整体表现如何?市场各方对“跨境理财通”的认识和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七部门提出的优化措施将如何促进粤港金融合作?围绕这些问题,中银香港个人数字金融产品部副总经理周国昌在“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举办期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跨境理财通”运行稳健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实施至今已超过两年时间。请你评价,这两年时间里大湾区的跨境理财业务整体表现如何?
周国昌:“跨境理财通”推出两年后,整体反响良好,在运作、流程、系统方面一直都很稳健。我认为跨境理财通推出至今已经达到一定成果。
“跨境理财通”是大湾区互联互通非常重要的一环。客户的(跨境)需求不仅包括投资,还有生活、退休、学习等。目前有很多同业和监管机构在讨论如何推行“跨境理财通2.0”,这在银行业里非常受欢迎,我对此也十分期待。
《21世纪》:“跨境理财通”对中银的业务提振作用有多大?
周国昌:“跨境理财通”对中银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跨境理财通”一经推出,我们便在资源、人手、系统等各方面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推出至今,我们在该领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这也是对客户很好的一个交代。
目前,我们在持续优化产品选择、线上体验等。将来如果“跨境理财通”推出2.0,我相信我们在产品选择、客户准入等方面都能取得更大进展,这对中银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21世纪》:这两年多时间里,大家对“跨境理财通”的认识和了解发生了哪些变化?
周国昌:“跨境理财通”包括南下客户和北上客户,这些客户在当地市场其实都已经有很多的投资选择,跨境投资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比较新的投资选择。
两边的客户在选择跨境理财时,会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风险管理。这两年时间里,通过客户经理或者是线上服务,我们帮助他们了解境外的投资文化、投资选择、以及投资风险。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客户开始熟悉“跨境理财通”。
将来面对不同的金融环境、利率走势时,我想“跨境理财通”会成为一个新颖的、有用的、能更好平衡资产管理的方案。
更多的持份者参与可促进互联互通
《21世纪》:此前中国央行等七部门宣布进一步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参与机构将迎来扩容,此前试点机构仅限银行参与,本次试点优化后,符合条件的券商也可以参与进来。你认为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周国昌:根据规定,目前“跨境理财通”允许零售银行和私人银行参与。我想接下来有比较好的基础,让更多的持份者(参与进来),我们也欢迎更多的持份者,客户在金融机构方面也应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围绕此,我们和券商等也会互相支持。比如,银行在“跨境理财通”方面已经累积了两年多经验,对于系统、流程等较为熟悉,我们也会积极地与他们分享经验。当然券商的考虑可能和银行有所差异,虽然两个行业的受众一样,但是在法规或是客户需求上存在不同。
随着越来越多持份者参与“跨境理财通”,我相信这会为将来(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包括封闭管理、产品互通等。
《21世纪》:七部门同时提出扩大“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目前来看,跨境理财产品是否仍显单一?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周国昌:在“跨境理财通”推出的第一天,我们便推出超过100多个产品,这两年来产品数量持续增长,在产品选择方面我认为是足够的。
当然,客户的选择也与市场的走势联系紧密。当高利率下跌时,债券会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类型之一。而如果低利率环境真正回归,股票市场或是整个投资市场情绪比较积极时,我认为推出更多的产品配置会更合适。
《21世纪》:从交易形式看,您认为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周国昌:过去两年,在开户、转账、产品销售、到期安排等方面,我们不断加强和优化,累积了很多经验。
但毕竟目前内地和香港的跨境理财不是一秒钟就可以实现的,还是需要好几十分钟,我相信这部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交易流程、系统连接等,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加无缝,提高实践性,让客户真的按几个键就可以做好资产配置。
我相信这在将来是有机会实现的,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地与同业和监管机构进行探讨,让客户拥有最好的体验。
《21世纪》:从业务量看,虽然七部门提出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但有观点认为,“南向通”“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入、净流出额保持上限不变,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有限。对此你有何见解?
周国昌:回到最初的考虑,资产配置需要多元化,要按照不同的市场环境、市场走势进行配置。跨境理财通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我相信大部分的客户都不会将所有资产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种配置方式并不健康。
在此前提下,我认为客户的(投资额度)是足够的。当然如果能进一步扩大额度,我相信会有更多的高端客户进行开户,尝试投资,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大湾区可围绕财富传承、家办展开合作
《21世纪》:近来,内地存款利率下行,而香港的存款利率持续攀升。这对投资者的产品选择、投资偏好产生了哪些影响?
周国昌:不论是内地客户还是香港客户,他们对于整体的资产配置会有不同考虑,包括货币选择、产品选择、期限长短、国家/地区的选择、行业分布等。
美元的高息利率预计还会维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客户会更多地选择风险胃纳相对平均的资产配置。举个例子,在过去几个月,中银香港的许多客户对货币基金感兴趣,以及一些保本产品,我想这方面有一定的客户需求。
《21世纪》:有报告显示,广东超越北京成为中国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地区。你认为大湾区内地城市客群的资产配置有何特征?这给大湾区银行带来了哪些发展机遇?
周国昌:我观察到,相较于其他地方,大湾区(内地)客户的投资方式有几个特点。第一,资产配置偏长期;第二,资产配置比较稳健、平衡。在这方面,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进行长远的资产配置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另一方面,互联互通不仅包括人员流通,还有很多正在建设的互联互通机制,除了跨境理财通,还有债券通、港股通等,客户的选择是多元的。
在“通关”之后,有更多来自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客户来到香港,他们对香港的金融市场、投资市场的有更多了解。我认为,长远而言,在资产配置、财富传承,家族办公室等方面,香港都可以和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更多交流。
(作者:何柳颖,实习生李佳璐 编辑:和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