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薯业技术革新:追求优质种“芯”,引入农技服务“轻骑兵”
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以农机农艺结合推动薯业机械化。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2月11日-12日,广东薯业全产业链合作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省“1310”具体部署,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薯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期间还进行了广东薯业全产业链综合展。
经过多年培育,广东针对健康种薯种苗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科研成果颇丰,孵化了脱毒种苗技术,培育了品质优良的薯类,例如“普薯32”就入选农业农村部指导品种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此外,在薯业绿色化、机械化种植上,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带动薯业大面积单产提升、以引进智能化机械设备提升薯品分选成效,成为推动广东薯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甘薯种植面积达258万亩,产量428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107万吨,实现了种植稳定发展、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好成绩。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鲜食型甘薯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广东省甘薯马铃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章英表示,广东紧扣薯业技术“芯片”,生产出来的薯类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和功能性成分,经过家庭烹饪后,甘薯依旧能保留80%以上的营养成分。
给薯业一颗优质的技术“芯”
粮为社稷之本,种是粮食之基,种业是薯业的“芯片”。
为攥紧种子“芯片”,广东自2013年起将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列入重点工作,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持续推进甘薯、马铃薯等作物国家良种攻关,开展省级良种联合攻关,打造种业创新强省。
在“粤强种芯”工程的指引下,广东针对薯苗繁育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科研成果颇丰。在薯苗繁育与种植技术上,近两年来广东遴选了4项薯业主推技术,分别为甘薯脱毒苗技术、冬种马铃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轮作高效生产技术、生物降解地膜及覆盖栽培技术、冬种马铃薯“121”节本增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就甘薯脱毒苗技术来说,其利用生物技术与脱毒培养的结合,可以达到有效去除甘薯体内病毒的目的。获得脱毒株系后,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中再通过无性繁殖培育出大量的甘薯脱毒种苗,不仅能使部分甘薯品种提高一倍,同时还能使甘薯产量增产20%-30%以上。
“首先是选择健康母株,进行消毒、茎尖剥离、茎尖组织培养,在进行快繁形成脱毒苗之后便可进行移栽。”广东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罗基虎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讲解了甘薯健康种苗育苗技术。他表示,红薯苗是无性繁殖,传统的育苗方法难以避免红薯病毒的传播,容易造成红薯品质逐步减弱,采用脱毒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红薯苗的存活率和红薯品质。
近年来,广东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普宁市农科所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红薯苗生产基地”,共同推动甘薯健康种苗育苗技术培育,赋予薯业一颗优质的技术“芯”。
在薯业“芯”片上,目前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现存甘薯种质资源2400余份,育成优质特色品种24个,甘薯脱毒种苗研究实验取得一定成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义伶表示,脱毒种苗是目前解决甘薯退化及病毒病的最佳途径。使用合格的脱毒种薯,增产幅度可达20%-50%,且甘薯脱毒种苗产业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需求。
正是看准了甘薯脱毒苗广阔的市场前景,汕尾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样深入布局脱毒苗产业。植物龙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楚源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植物龙正积极推进研发和建设现代化设施农业,着力打造广东规模最大的标准化甘薯健康种苗繁育基地,计划来年脱毒种苗产量将翻倍。
得益于脱毒苗技术在品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的优势,当前,广东正加快构建有效的种薯(苗)繁育体系,以促进薯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发布的《广东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23-2026年)》提到,要求推广甘薯脱毒种苗标准化生产、调运、检测等标准和技术规程,研发甘薯脱毒种苗快捷检测试剂;力争到2026年,全省组培中心、网室大棚和繁苗基地的年产脱毒种苗能力达到27亿株以上,脱毒种苗应用提高至30%。
基于广东在脱毒种苗繁育推广和品种选育的工作成效,一大批优质甘薯品种长势喜人,在广东遴选推荐的农业薯类主导品种中脱颖而出,其中包括甘薯主导品种5个,马铃薯主导品种3个,分别为普薯32号、广薯87、广紫薯8号、广薯72、广菜薯5号、陇薯7号、云薯901、云薯306。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突破性新品种,“普薯32号”不仅是广东省农作物品种上榜的唯一一个甘薯品种,也是全国2个上榜甘薯品种之一。该品种品质好、产量稳、适应性强,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产生社会经济效益800亿元以上,是我国当前推广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种之一。
农机结合谱写甘薯“丰收曲”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
走进湛江薯米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甘薯种植基地,这里甘薯地的起垄线条整整齐齐,薯米丰董事长陈晓林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在机耕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改良拖拉机做到能起垄、下肥,并通过拉滴灌带等,以减少人工成本,做到充分合理密植、合理整肥,保证生产。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尽管当前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一些产业品种、种养方式及产后加工等与机械化生产不协调等问题仍存,农机农艺农田协同配套亟待加强。
“虽然我们目前在甘薯种植的机耕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大面积运用机械化进行甘薯收获还是很少应用。从全国范围看,诸如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很高,但在甘薯的机械化水平还是有待提高。”陈晓林说。
事实上,在推动农业机械化、促进甘薯生产提质增收方面,广东一直在行动。
为打通农机农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广东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不断加强农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统筹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科研院校专家、乡土专家三支力量,组成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将农技“轻骑兵”下沉到基层,送服务到田间地头,农技“轻骑兵”的服务成为了田间地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此外,广东围绕特色主粮作物,在不同区域进行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缓解了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难题。
江门恩平是广东省著名马铃薯产区,该地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出现在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多个国家,不仅是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
恩平取得这一系列成果得益于当地通过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起垄、中耕、除草、茎蔓还田、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推进甘薯栽插机械化和生产机械化,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甘薯生产效率,带动甘薯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据统计,2022年恩平甘薯种植面积1725亩,产量达433吨,今年恩平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能达4万亩,亩产约5000斤。
无人机同样掀起冬季甘薯生产的热潮,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如在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福园、建安等多个村的甘薯地上无人机有序地喷施叶面肥,通过有机替代、智能施肥等多种途径,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户用肥成本降低、肥料效益提升。
在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以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种植经济效益方面,不少企业也在积极探路前行。
“往年受春季气候环境、病虫害危害等因素影响,红薯产量常上不去。为实现红薯产量突破,我们将改良土壤环境,增加肥力,降低病虫害率等作为产量扩大的主攻方向。”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景标表示。
目前,佳淳农业正与广州元气农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合作建立自主扩繁的微藻肥料“田头工厂”,有效疏松土壤,降低土壤pH值,增强抗病能力,实现春红薯亩产突破4000斤,远超往年2000多斤的产量。
此外,在甘薯的标准化分拣上,为更好助推“火山红薯”品质标准化,佳淳农业配备大型标准化分拣中心与储存冷库,引进世界领先的红薯专用分选与包装设备,采用先进的红薯高温抑芽技术、快速糖化技术、18级光学分选技术,实现红薯采后处理标准化,每日能处理80吨高品质红薯。
“通过18级光学分选技术,可以做到红薯的分类标准化,利于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口感的高端红薯。”宋景标表示,目前公司与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型商超都有战略性合作,“火山红薯”已能做到一年365天持续供应。
策划/统筹:喻淑琴 李振
记者:吴佳楠(见习)
视频:郑欣悦 陈晓霞
实习生:姚佩仪
(作者:吴佳楠 编辑:喻淑琴)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