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 撬动产业创新动能成关注焦点|广州两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玮,喻淑琴 广州报道
2024-01-15 21:29

推广“数字建链”经验做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升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喻淑琴   广州报道

1月1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前,会议首次开启“代表通道”,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广州市人大代表走上通道,回应社会关切。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代表通道”现场了解到,产业创新等经济议题和医疗服务等民生话题成为此次“代表通道”热议焦点。多位人大代表聚焦数字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工人培育等关键环节,为广州进一步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加快数字技术关键环节技术创新

李志坚表示,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但数实融合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中小企业仍然存在“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困境,大湾区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仍显不足,还需要更多市场培育,同时在数据产权归属、安全保护、数据交易产品打造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等。

对此,李志坚建议,一是应加快数字技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以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为基础,积极构建开源生态,大力丰富场景应用,加快培育壮大信创产业,二是推动重点行业开展集群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建链”经验做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升级,三是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加快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促进数据产权界定、数据加工、流动,将数字资源转变为可量化的数据资产。

广州市人大代表、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学锋: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科技型企业“掌门人”,李学锋长期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他表示,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声誉的重要引擎,科技型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培育高价值专利,持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

同时,李学锋建议,科技型企业要建立预警机制,特别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未雨绸缪,综合利用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等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侵权问题,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为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扫清障碍。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钟志强:从制度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产业的发展要能行稳致远,就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于这点,政府、高校、企业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我建议在政府的指导下,协助推进完善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协同互动。”钟志强表示。

“目前广州高校云集,也引进了很多高质量的科研院所,构建了人才高地。同时,现在有‘揭榜挂帅’等措施也切实推动产学研落地。”钟志强建议,政府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应用机构等成立创新联合体或新型研发机构,借政策之力强化自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从制度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牛犊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枫: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

“一个好的商业环境,离不开三点,第一是资金环境、第二是人才环境、第三是市场环境。”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林枫表示,此前广州已通过建立规模达2000亿元的母基金、集聚超100万的大学生人才队伍、构建起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打造出自身竞争优势,未来应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

林枫建议,应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运营一中心车站服务一部高级电客车司机李方方:企业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主体

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李方方表示,现代产业工人在地铁电气系统国产化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列车设备隐患、降低维修成本、保障行车安全,支撑广州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而企业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主体,未来企业应推动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为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成长提供更多保障。

同时,李方方建议,政府可为各行业技能人才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同时进一步拓宽技能竞赛创新项目范围,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搭建人才梯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创新型人才。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院长余纳: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关键在于区域均衡布局

余纳表示,广州作为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如何让人民群众就近看病、看得好病,关键是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增城区、南沙区等资源较为薄弱的片区均衡布局。

同时,余纳表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重点还在于切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接下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将加快推进广州八院“一院两区”建设,完善平急结合、快速反应的医疗应急体系,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扩容”“下沉”,为健康广州建设赋能增效。

(作者:郑玮,喻淑琴 编辑:李振)

郑玮

记者/研究员

南方财经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记者/研究员。长期关注大湾区宏观经济动态,聚焦法治、财税、统计、人口流动的动态和趋势。邮箱:zhengwei@sfccn.com,欢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