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丨全国人大代表常巨平:国产医疗器械需要更多应用场景

深圳观察陈思琦,剪辑刘宇森 2024-03-01 13:4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剪辑刘宇森 深圳报道

“我国已经研发出许多创新的医疗器械、试剂耗材,它们必须要有应用场景。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医疗机构、老百姓多选择国产医疗器械。”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常巨平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全国两会临近,常巨平今年将提出“加快我国薄弱医疗器械耗材国产替代”的建议。

当前,国产医疗器械在我国医疗机构的使用占比远低于进口设备。以ECMO(体外膜肺氧合仪)为例,因进口机器价格昂贵,不同品牌ECMO开机费在2.5-7万元不等,病人使用ECMO两周需花费至少20万元,业内也因此有“ECOM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

2023年1月,汉诺医疗国产首套ECMO在深圳获批上市,国家药监局认为其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即使技术达标,国产医疗器械仍承受着来自进口设备的巨大竞争压力。常巨平建议,要对医院配置国产大型医疗设备设立激励机制,并将国产器械耗材纳入医保,进一步拓宽国产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

(作者:陈思琦,剪辑刘宇森 编辑:孙超逸)

陈思琦向TA提问

记者

常驻深圳,关注科创、区域产业、教育等话题,欢迎交流。微信号:sukichen1723(请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