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疫后重生并不是一轮简单的复苏,而是要抓住机会完成转型升级。
编者按: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高成长企业论—粤港澳大湾区瞪羚企业走访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推出第三季。我们将深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线,通过深入采访和实地调研,走访高成长企业,剖析产业生态,呈现湾区创新发展新趋势、新格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培育产业新动能,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多地加大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力度。
广东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小升规”支持力度。各城市中,深圳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商事主体50万户,新增“个转企”2500家、“小升规”工业企业20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
稍早前,工信部于2019、2020、2021年认定并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计4762家。
深圳作为全国“商事主体第一城”,市场主体对深圳的意义非凡。深圳今年陆续出台“纾困解难30条”“稳增长30条”减轻企业负担;“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扩容提质现有市场主体。深圳也提出,到2025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60万家,企业超过320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
为实现上述目标,深圳已陆续发布多项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包括提出构建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机制,以及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构建中小企业的产业生态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
刘元春认为,大量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疫后重生阶段。这个重生不是一轮简单的复苏,而是要抓住机会完成转型升级。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须由国家在战略上给出指引,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完成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稳经济大盘:保中小企业是重要抓手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结合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政府部门如此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刘元春:目前除面临传统的三大下行压力外,近期反复的疫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深度下滑的房地产市场,在新旧压力相互叠加下,经济面临重压。这也是为何国家在近期推出了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并持续加码“六稳六保”政策。
在这一系列政策里,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而中小企业又是中国市场主体里的核心。因此,保中小企业是稳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我国企业具有“56789”的典型特征,即中小企业贡献50%以上的税收,创造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0%以上的技术创新,提供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占据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因此,只有稳住了中小企业,才能防止大面积失业现象出现,保证普通家庭在没有失业的状况下可以进行正常消费,完成经济的循环。
正是因为充分意识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近期从中央到各地政府正陆续出台一系列稳中小企业的政策,为的就是稳住宏观经济的底线。
抓住复苏机会:中小企业抓紧完成转型升级
南方财经:深圳今年陆续推出了多项稳中小企业的政策,同时还强调对现有中小微企业“提质”,对已上市企业队伍“扩容”,这背后有何深意?
刘元春:中国中小微企业正面临着两大困局,其一是生存空间不足;其二是在这种超级竞争压力下,生存能力不足。因此,想要中小微企业发展好,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第一,要提升的是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依照之前调研,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的治理体系,实际上还停留在传统家族企业合伙制的基础上,并没有形成一种规范化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因此,国家要对此进行提升。
第二,由于大量的小微企业是从工商个体户转变而来,因此这部分中小企业在人才状况上是一个短板。除了企业家自身的素养需要提升以外,还要解决企业聘用人才、重视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又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性,使得企业数量上看似大,但实则创新力不足。最终导致在既有市场总量上“分馅饼”,而不是通过创新拓展市场,做大“馅饼”。
此外,在竞争压力下,小企业容易出现夭折。因此,中小微企业的规模不能过度停留在个体工商户和小微的阶段,在企业的规模上一定要有所提升。
尤其是在遭遇疫情之后,大量中小企业正在经历疫后重生阶段。这个重生不是一轮简单的复苏,而是要抓住机会完成转型升级。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单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因此必须借由国家在战略上给出指引,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保主体的同时,化危为机,完成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因此,今年深圳采取对中小企业“提质”的多个政策非常切合时宜。
梯度培育:考验政府甄别专精特新企业的能力
南方财经:今年深圳推行对企业“全链条培育机制”,把企业梯队划为“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六个大类,梯度培育扶持中小微企业。整个政策执行起来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刘元春:全链条机制讲求针对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手段,从而形成不同的环境来扶持它们的生长。
对于小微初创企业(“个转企”阶段),关注重点将是如何减少它的进入门槛。待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度则进入到“小升规”阶段,将要求企业在专业上有所凸显,因而要重点培养其“专”的方向。这个时候,政府可通过对企业主聘请的相应人才进行税收补贴,鼓励企业引入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为企业家提供相关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整体格局。
待企业进入专精特新队伍之后(“规做精”阶段),对企业的要求更进一步,不仅要专注于某一个行业,而且要有一定的市场引领力和创新力,从而促使企业再往上走入独角兽的阶段。
进入独角兽阶段后,市场对企业的治理体系、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因此必须要进行全面大幅度提升,促使企业进一步演化成大中型企业,最终走向上市。
上述过程虽然在理论和逻辑上非常合理,可在现实执行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在企业的分类上有很好的甄别能力。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技术特性,出台相应差异化的标准。这在政策操控上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非常考验各地政府在增进市场过程中的能力。
南方财经:在这六个阶段的发展中,政府需要重点甄别出哪类企业?
刘元春:实际上,大量中小企业都停留在“不专、不精、不特”的阶段,也就是说,它们大多只能做一个普通的企业,通过日常的买卖和交易,完成一种市场获益行为,甚至对不少工商个体户而言,只要存在就是一种胜利。而真正从企业主变成企业家,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在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之前,企业需要在市场上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即大量企业高频率进出市场。这是一个正常且必要的过程,政府应让市场充分发挥自由的筛选机制,让企业充分自由的进出市场。(注:2021年3月,深圳颁布全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今年5月,深圳发布全国首个规范个人破产申请指引《加强个人破产申请与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
当市场完成筛选后,剩下具有潜力的企业则需要政府扶持。这时政府要对企业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出能够转换成专精特新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培育。在筛选培育中,政府若是采取点对点扶持,将会造成管理成本无穷大。最好的做法是借由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套数字管理体系,建立起相应的中小微数字化平台,及时让有潜力的企业走向规范化、创新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注:深圳市已建立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深i企”,并在2年多时间突破200万家注册商事主体用户)
顺应规则: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南方财经:除了政府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政府的治理能力,深圳政府还鼓励“大企业帮扶小企业”的发展模式。企业和政府作为不同的主体,在实施帮扶计划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
刘元春:从传统来讲,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联通关键在于供应链。但通过供应链完成的企业帮扶更像是一种市场交换行为,讲求社会信用和契约关系。也就是说,大企业通过订单与小企业达成利益共享,从而一定程度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另一种则是,大企业通过将创新外包的方式,先让小企业去开拓市场,之后再对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进行并购,有时甚至是一种“掐尖式”的并购。虽然大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共生模式,帮助小企业度过最艰难的融资阶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金融中VC/PE风投机构已突破了传统融资难的瓶颈,解决了部分企业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关系不应简单理解为大企业代由政府实施扶持计划;政府在关键时期、关键环节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大企业。在发达经济体中,政府和大企业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大企业帮扶小企业要坚守市场的原则,即遵循共享、共生、共赢的理念,这样方能持久;政府帮扶中小企业,要在顺应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利用看得见手的优势来进行相应的补贴。
促内生:注重提升企业家的素质
南方财经:在帮扶的例子上,可以看出政府和企业有着不同的立场。在企业升级这件事情上,企业主和政府也存在不同的视角。不少地方政府会通过给予奖励的方法,鼓励企业完成升级。但这是一个可持续的方法吗?
刘元春:政府对企业有税收上的目标、GDP上的目标、经济和社会稳定等多元目标。但对于企业而言,完成“小升规”以后,它的社会责任、监管体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让政府和企业双方目标达成一致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这其中,政府尤其要坚守底线,不能为了满足企业家的诉求,而在优惠政策上放松底线。例如:只要小企业愿意升级到规模以上,就给它们发大量的钱。这样做不仅伤害了政府的税收基础,同时对其他已经完成升级的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种伤害。政府对于企业的帮扶,一定是基于帮助它们克服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更好的做法是,政府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提升企业家的素质,尤其是那些进入专精特新,最终有望走向公开上市的企业。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的治理体系和管理水平,从而达到对企业内在的动力和配置能力进行提升。
(作者:石恩泽 编辑:孙超逸)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