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城市图谱⑰|厦门形成专精特新优质企业群,集成电路“小巨人”快速成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在厦门自贸片区,聚集了多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涵盖光通信芯片、功率器件芯片、物联网MCU芯片、控制模块、环境监测等细分领域,具备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技术储备深厚、国产替代前景广等特点。
“集成电路设计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企业在研发阶段资金投入大、周期长,为了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我们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厦门自贸片区高崎园区管理局局长周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是厦门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专精特新强市下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今年8月,各地工信主管部门公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厦门新添65家“小巨人”企业,加之前三批,厦门目前共有144家国家队“小巨人”企业,稳居福建省内第一位。
作为海滨城市、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闽南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的厦门,正在加速向专精特新的方向“突围”,为自身打造一张新的名片。
构建专精特新梯度企业群
在同省两个万亿GDP城市泉州和福州的光芒下,厦门在专精特新领域拔得省内头筹。
此前,在工信部前三批“小巨人”企业中,厦门就以79家的数量跻身全国前十。步入2022年,厦门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上步伐更快,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厦门再添65家,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8.9%,继续稳坐省内第一的宝座。
从行业分布来看,厦门的电子和机械两大支柱产业产出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分布于化工、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约有53家,占比接近36.8%。
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下,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迅猛发展,与之对应的是,在今年的第四批“小巨人”企业中,厦门分布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新产业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其中,集成电路领域较为突出,新增约6家“小巨人”企业。
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利谈到,公司从2017年成立后,经历了前面三年较为艰难的成长过程,因为公司以芯片的研发设计为主,但在当时,公司规模小,研发投入大,在突破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
“芯片设计领域汇聚了大大小小众多企业,要想在这么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一定要在技术上独特和创新,我们基于团队自身技术和产品的经验积累选中功率器件这一细分赛道,对标国际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和可靠性。”陈利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芯一代公司聚焦于Si/SiC基功率器件芯片(MOSFET、IGBT、IPM)和模拟IC的研发与销售,目前有超200款竞争力产品覆盖市场中高端主流功率器件应用,是国产化芯片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这也使其在专精特新赛道上成功突围。
与此同时,厦门自2014年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后,形成了数量多、分布全、层次清晰的专精特新企业群,梯度培育体系正在不断完善。除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外,截至2021年底,厦门还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7家、市级769家;而截至目前,厦门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已达1186家,相比去年,数量大幅增长,小巨人“后备资源”不断扩充。
龙骧鑫睿(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成为2022-2024年厦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据龙骧鑫睿公司董事长王腾龙介绍,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销售与IP技术服务领域,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攻关,逐渐形成了MCU的安全性、可靠性,抗辐射等相对稳定的产品,尤其是在安全加密和可靠性方面,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已经突破了相关的技术壁垒。
“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后,我们更加明确,企业只有坚定走产品和技术创新、自主科技之路,才能够赢得市场的信赖。同时,我们有了更大的舞台、更高的目标,要尽快走向资本市场,更好更快地上市。”王腾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培育集成电路“小巨人”
据了解,2014年以来,厦门已先后出台了《厦门市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措施》《厦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从“认定奖励+其他财政资金补助”两个方面,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厦门自贸区管委会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房租的减免和疫情期间的水电减免等方面, 有切实关注到企业实际经营中需要得到的帮扶,并出台相关举措。同时,自贸区管委会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帮助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王腾龙表示。
据了解,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厦门自贸委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出台了《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发展的若干办法的通知》、《进一步促进企业上市发展办法》等政策,并制定相关的补助方案。
周谋表示,除对于起步阶段的企业给予到资奖励外,厦门自贸片区在办公场所、人才引进、晶圆流片、封装测试、检测认证等方面给予补助;除对于成长阶段的企业给予增资奖励外,在首次量产、EDA购买、IPO上市等方面给予额外奖励。“这一系列的扶持条款基本涵盖集成电路产业各个环节和相关配套服务,贯穿企业全业务流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保障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是厦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特色产业之一,2021年实现产值31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应用等各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厦门自贸片区是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中的重点区域之一,据了解,自贸区成立以来,培育并发展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
周谋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依托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支持平台建设,厦门自贸片区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基本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链全流程。
“近几年,设计公司以及制造工厂陆续兴起、逐步增长,但这些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庞大市场的需求,比较依赖进口,而台湾在集成电路产业起步要比大陆来得早,产业链较为完整,尤其在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领域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来看,两岸合作的机会非常多。”周谋表示。
(作者:吴文汐 编辑:周上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