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商|金源光能李立勉: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带领企业穿越光伏行业动荡周期

大湾区观察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 2022-10-31 13:30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并对支持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超过50%、吸纳全省就业人口超过60%,成为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新时代新要求,广东民企将如何进一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如何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聚焦广东代表性民营企业,深度对话“新粤商”,重磅推出《广东民企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全媒体系列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2018年,广东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源光能”)董事长李立勉带领企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转型。如今回看,那次转型恰巧踩准了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年5月,《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印发,将下半年光伏发电规模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以下。光伏产业开始走入了摆脱补贴、平价上网的时代。

金源光能从原有的LED太阳能绿色照明的基础上发展出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这次转型使金源光能成为粤东地区唯一兼具绿色照明与绿色能源的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产能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和销售商。

随着年产600MW MBB光伏组件全自动化产线的建成投产,预计到今年年底金源光能的产能将达到1.5GW,新厂投产后,明年组件产能达到5GW,产能跻身行业前列。

近日,李立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广东的光伏产业起步稍晚,但具有相当的潜力。“广东光伏产业无论从产业链的配套完善、降低光伏产业生产和装机成本方面来讲还是从应用市场来讲都会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

他认为,价格波动对光伏产业供应链造成极大影响,在世界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下,企业通过降本增效、创新突破等方式来稳定市场经营,降低市场波动对产业带来的影响。

(广东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勉。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赛道从“双轨”到“三支柱”

南方财经:金源光能作为广东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立勉:2018年,我们在原有的太阳能照明产业基础上发展光伏。近两年得益于国家“双碳”目标,我们加大了投资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金源光能拥有高智能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目前行业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拥有业内先进的光伏组件实验测试设备,以完整的生产配套为产品赋予了价格和质量方面的优势。并通过自主创新,研发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和工艺,开发了高转换效率多主栅(MBB)高效光伏组件,高效光伏组件产品获得由TÜV 北德颁发的首张IEC61215-2021新标认证证书。

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光伏板的面积大、运输成本高,光伏板的生产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过去广东缺少大规模的组件制造商,因此我们在区域性的销售管理,例如物流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除了在潮州当地布局生产之外,我们在深圳也设置了研发中心跟销售。

南方财经:金源光能一直投入升级产线,目前金源光能的产能将处于怎样的水平?

李立勉:据相关统计数据,2021年度全国光伏组件的产量约182GW,产量5GW以上的企业有8家,上年度组件产量增速超过45%。据此推算,2022年的产量将超过260GW,行业中大部分企业均在扩产,预计金源光能新厂区5GW产能达产后,产能规模有望进入行业前20。

近两年,行业面临着更新换代的趋势,在设备更新投产后,金源光能能满足新型的、大规格的组件生产,在质量方面我们也走在行业前面。过去一条产线在200至300兆瓦,现在一条产线能提升到500至600兆瓦,通过提升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从过去100个员工能生产200兆瓦,提升到现在的600兆瓦。

南方财经:今年以来,上游原材料经历一波涨价潮。金源光能是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李立勉: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组件整体的价格也在上涨。受新冠肺炎疫情、外汇汇率变化、地缘政治、各国对于光伏产品的关税政策等国际形势影响,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大幅波动、涨价,对光伏产业供应链造成极大影响。

金源光能积极应对,通过增效降本等方式来稳定市场经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我们希望广东省有关部门尽快推行硅能源产业行动计划,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代表性龙头企业,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以降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南方财经:我国的储能刚刚起步,未来金源光能在储能技术、储能元件方面有怎样的布局?

李立勉:近年来,除了增加电池片生产项目,我们计划布局储能产品的生产,产业赛道也从“双轨”进阶到“三支柱”,即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生产、LED太阳能绿色照明与储能产品。储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能源行业。

在储能方面的发展,我们目前主要是针对移动储能产品,例如家用的或者户外的移动电源。金源光能在储能技术方面着重从多电池组均衡充电技术、稳定输出技术、加密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和产品布局,将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储能产品与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光伏发电技术、LED绿色照明及应用技术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从“太阳光”到“电能及其存储”再到“照明与应用”的“光-电-光”能量转移链上的系列化产品。

开拓贸易新模式、新市场

南方财经:金源光能在广东省户用分布式市场出货占比近50%,目前已经形成哪些重点出货市场?

李立勉:目前金源光伏组件主要出货市场仍以国内为主,主要以集中式光伏市场为主,我们与全国光伏装机量前十大企业中的半数以上企业开展合作,为其供应组件产品;而分布式光伏市场仍以工厂所在地的广东省和周边省份等地区为主。光伏组件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地区。

另外,金源光能的“光伏+”系列产品主要集中赋能目标市场的室内外电器产品,例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投光灯、太阳能移动储能系统等。目前金源光能供应了德国在2021年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照明工程的配套项目,从质量和供应速度上,得到了欧洲地区客户的高度认可和推荐。

随着世界对于新能源需求的急剧提升,金源光能将来加快在世界各国家地区的产品推广,为客户提供更好质量的产品和更深入的服务和合作,建设更环保的地球。

南方财经:目前,金源光能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发展有哪些成果?对开拓跨境电商渠道有怎样的示范作用?

李立勉:近几年国内电商行业发展快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放眼全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品走出国门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国际版电商”必定成为国际贸易新模式。

我们着眼于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早在2012年左右就已开始布局尝试开展网络跨境电商经营模式。疫情出现后,贸易往来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让跨境电商出现了新的机遇。我们开创了以“9710”海关监管代码在潮州海关申报的潮州本市先例,随后在我们企业的引领下,潮州市的跨境电商也发展迅速,短短几个月内,全市已经有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贸易是通过跨境电商“9710”方式完成的。随着商务部门的补贴和支持政策的推出还有相关产业园的完善,跨境电商业务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本地区的商贸的发展和稳定。

南方财经:作为一家专注光伏行业和LED照明行业双轨并行的企业,金源光能如何联动上下游产业链?

李立勉:金源光能作为广东省高效光伏组件产能领先企业,将配合省市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政策和推进市县区光伏改造方案的实施,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加大对广东地区光伏组件的供应力度,从降低光伏组件成本、提高组件质量减少运维成本、减少组件运输成本等方面来助力光伏普及。

同时,金源光能也将发挥与照明行业双轨并行发展的优势,大力推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户外照明、太阳能移动储能产品等与光伏相关的照明产业、储能应用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从应用端拉动光伏行业的发展。

南方财经:您如何看未来广东光伏产业的发展潜力?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方面,广东还需要如何提高企业活力?

李立勉:未来广东光伏产业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特别是随着《广东省硅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和各地区扶持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逐步出台实施,广东光伏产业无论从产业链的配套完善、降低光伏产业生产和装机成本方面来讲还是从应用市场来讲都会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

在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上,广东也看到了本省光伏行业的现状,着重从延链补链强链角度出发,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代表性龙头企业,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南方财经:从2004年创业至今,金源光能对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有怎样的感受?

李立勉:广东站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民营经济发展一直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是向上向好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广东对改善营商环境的战略部署,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善,政府部门精简繁琐流程、主动靠前服务、送政策送扶持进企业、主动“列清单式”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构建亲清政商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这些都大大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我们都为这种营商环境的改变感到格外的欣慰。

而近几年受疫情冲击、运费暴增、外汇汇率变化、地缘政治、关税政策、反倾销政策等国际形势影响,广东民营经济的上行发展受到压力。对于这样的压力,民营企业更要积极应对,不断地降本增效、创新突破等方式来稳定经营,应对外部不利的环境给我们民营经济所带来的冲击。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梁施婷 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