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系列学习笔记|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学习笔记张立伟 2023-12-27 14:57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岁末年初之际,学习经济频道特别推出“盘点2023学习笔记”系列,学习回顾全年度重要会议精神,盘点2023年经济工作主线,研究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底气之源。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2023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除了上半年各部委密集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外,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应了民营企业的重点关切,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17项具体措施,在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方面,向有关银行推送了首批715个民间投资的项目。在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方面,推动各地梳理报送了重大项目清单、产业项目清单、特许经营项目清单等三张拟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清单。在畅通民间投资问题反映渠道方面,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民间投资问题反映专栏等。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方面,加强前期辅导工作力度,积极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等等。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又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包括延长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期限至2023年底,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等。

8月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延续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围绕建立违约失信信息源头获取和认定机制、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强化工作落实的政策保障等3个方面提出9条举措。要求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要依托本级信用网站、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工信部门“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本地12345政务服务热线、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信访部门等渠道建立或完善违约失信投诉专栏,受理、归集本辖区涉及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违约失信投诉。

在法治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1个人民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对检察履职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公安部发布了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

9月,中央编办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中央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样是在9月,内蒙古自治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三期合计发行663.2亿元,该批次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来偿还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拖欠企业账款。

应当说,2023年,我国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管是从战略层面,还是具体政策扶助,都进行了部署。但是,民营企业仍然对以下方面有所期待。一是真正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对民营资本开放,一视同仁。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等。

其次,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杜绝选择性执法。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影响力大的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更不能有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之分。

其三,要创造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理念与治理规则转向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新旧机制发生转变,可能给部分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该加强沟通以及创造缓冲机制。在调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作者:张立伟 编辑:洪晓文)

张立伟

首席评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