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张天任还谈到了他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曹恩惠 北京报道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上,新能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今年两会期间,张天任共带来了4份议案以及23份建议。其中,不乏对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言献策,包括《关于修订<可再生能源法>的议案》、《关于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的议案》、《关于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等。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受访者供图)
“化石能源作为传统能源,一直延续了这么多年的时间,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双碳’的要求,我们必须将新能源提到议事日程上。”张天任提到,新能源发展速度很快,要如何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张天任还谈到了他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看法。
“新型技术、工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技术与人才能够对企业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张天任认为,“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建议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
近十多年,国内的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国内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6%。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的安全影响越来越大,源、网侧对储能的需求由此而生。不过,一些问题相继出现,张天任今年的部分议案、建议便聚焦于此。
在《关于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张天任提到,新能源项目配储是成本项,低价储能造成了储能利用率不高、调度可靠性差等问题。另外,当前对于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有一些限制,比如对于共享储能电站,出租的容量仅允许参与调频服务;目前国家针对抽蓄、火电机组都建立了容量电价机制,而新型储能尚无任何容量支持政策等等。储能电站经济性不佳,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
张天任认为,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降低企业初始投资成本;二是对储能电站而言,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电站运行更安全稳定;三是对于电网而言,储能设备集中好管理,更方便调用,也更加安全。
为优化新能源配储政策,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张天任建议出台全国性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租赁由独立第三方建设的储能电站容量。
另外,张天任还建议拓宽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具体而言,一是允许共享储能电站在与租赁用户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鼓励储能电站参与所有调频服务并获取调频服务收益;二是鼓励储能电站参与电力调峰等所有辅助服务并获取辅助服务收益;三是鼓励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实现峰谷价差套利;四是鼓励储能电站通过双边协商、双边竞价及单边调用等模式与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中长期电力交易。
在探索建立容量市场方面,张天任建议,从国家层面应对各类容量资源进行统筹推进,建立“同工同酬、同质同价”的电价机制,研究新型储能的容量电价机制,通过合理的成本疏导,补偿新型储能容量成本。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张天任表示,“储能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发电侧、电网侧、工商用户侧,我们希望未来在源网荷储这四个环节上,能有一个很好的联动。在各自发展过程当中,对政策性难题进行逐个破解。”
在张天任看来,要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带动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发展;二是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树立高质量、高安全、低碳绿色发展的准入门槛;三是建立动态的储能市场发展监测机制,对市场需求、产能布局、产量、出货量信息、成本价格等方面信息进行跟踪,客观判断新型储能供需关系,助力产业不断升级,加强我国储能产业核心竞争力。
呼吁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
关于如何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是张天任今年两会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张天任详细分析了当前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享了相关建议。
从产业发展背景来看,2022年3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是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制定了中国氢能产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氢燃料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
而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确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对此,张天任总结为:目前,我国已基本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的氢能产业链。特别是在制氢环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仅2022年,全国氢气年产量超3500万吨,已规划建设超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72个在建、建成的项目总产能超20万吨/年,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制约氢能发展的几项因素真实存在。例如,示范区域的代表性和产业推广助力不够强;地方性氢能产业规划及政策尚未完全落地;氢能行业标准的制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等。
因此,张天任建议,要推动示范城市群扩容。在已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基础上,推动示范城市群扩容,加快推进第三批示范城市群申报及审批相关工作。尤其在拥有资源禀赋、运营场景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基础的区域应加大力度,推动国家“以奖代补”落地,从而进一步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的进程。
另外,在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张天任还建议要需要全力保障补贴政策落地,以及加快氢能行业相关标准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今年的经济热词“新质生产力”,张天任也带来了一份建议。
在《关于加快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中则提到,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但他在调研中也发现,技术工人队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技术工人市场供需不平衡、高层次技术工人的待遇不够高、职业技术人才流动大。
因此,张天任建议,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激励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龙头企业的核心人员的激励,激发创业创新的热情。要进一步加大技能型人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破解产业人才的急难愁盼。
(作者:费心懿,曹恩惠 编辑:巫燕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