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推动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21新消费吴立洋,实习生王海晴 2024-03-06 19:17

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实践中,既需要从无到有的基础创新,亦需要围绕其搭建可供落地的产业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得到应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上海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展现出愈加重要的作用,既在生产端带动了产业升级与效率革新,也在消费端以各类新产品、新应用提升了大众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而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实践中,既需要从无到有的基础创新,亦需要围绕其搭建可供落地的产业体系,推动创新成果得到应用,这不仅需要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市场中各类更靠近产业生产实践的企业主体参与。

针对如何加快推动各类创新应用落地,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以下简称“南财”)记者专访。他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建成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也对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受访者供图)

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

南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八年前,你提出建设“工业互联网”相关建议,你认为,在这八年之间,中国制造业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这八年中国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上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

周云杰:过去的八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7年的27.99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5.5%、31.8%。2023年则分别升至15.7%、33.6%,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业“强起来”的步伐持续加快,呈现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出口结构不断提升等变化趋势,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赛道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型工业化,而工业互联网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在有关政策的有力引导和重点工程、项目的牵引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建成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体系,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也对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达270家,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目前已链接企业90万家,服务企业16万家,构建起15个行业生态,构建起“企业-园区-行业-城市”立体数字化赋能体系。

南财:随着人工智能近些年的飞速发展,你认为,对于大模型技术以及未来将逐步实现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为传统制造业赋能?人工智能技术对家电制造业供应链上有哪些创新性应用?

周云杰:大模型技术以及未来将逐步实现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第三次“数实融合”浪潮全面到来,将影响制造业发展格局,融入传统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运营控制、营销服务、组织协同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家电制造业供应链上创新性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在供给侧,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海尔坚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持续创新,一方面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突破智家大脑、工业大脑等平台级技术,布局硬件、算法等一系列基础技术;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工厂,目前在世界经济论坛评定的灯塔工厂中,海尔累计拥有8座“灯塔工厂”和1座“可持续灯塔工厂”,成为数量最多的中国家电企业。

在需求侧,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提供美好生活新体验。在消费端,海尔根据用户从智能家电向智慧家庭、智慧生活等转型的消费需求,以智家大脑为依托,培育产业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打造数字化新产品。在智慧家庭领域,海尔推出了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让用户体验具有“未来感”的生活图景,实现智慧家电、智慧家居、智慧家装全面覆盖。

以三翼鸟广州体验中心001号店为例,开业一年以来,场景销售额与大单套购占比共计超过6成,用户愿意来到店里定制智慧成套解决方案。目前仅这一门店,通过三翼鸟“筑巢”设计平台PC端输出本地方案322个,筑巢快设计1286次,筑巢VR店交互298次。

推动家电产业国际化、绿色化

南财:海尔集团作为制造业出海创牌的典范,你认为,家电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战略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是什么?近些年家电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上有哪些趋势?

周云杰:我认为保持品牌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成为全球化的企业,如果品牌只在国内有影响力,在国际市场没有影响力,很难走得持久。第二是持续的科技创新,这是保持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第三是尊重用户文化,这是保持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海尔在创业之初就坚持全球创牌战略,并带动中国家电业实现了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在“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的“三位一体”布局下,海尔已经连续5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连续15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依托全球10大研发中心、35个工业园、143个制造中心以及23万个营销网络,能够快速满足全球不同地区用户的本土化需求。

南财: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工业制造业领域碳减排,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你认为制造业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是什么?

周云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两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而在3月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海尔自创业以来,始终坚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全流程绿色发展、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全生态绿色发展。

首先,在全流程绿色发展方面,海尔践行“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营、绿色回收、绿色处置”的“6 Green”战略,将低碳节能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驱动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第二,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方面,海尔搭建了覆盖全产业链路的智能协同平台,与上下游企业一同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比如,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了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碳轨迹追踪,为打造绿色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全生态绿色发展方面,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海尔还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绿色低碳解决方案赋能平台,提供新能源、智碳管理等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和园区绿色发展。

转型升级应明确战略、构建创新体系

南财:面对用户对传统家电产品观念的迭代变化,海尔近年来也在智慧楼宇、新能源、智能车等领域进行新的布局和突破。从传统家电企业走向生态品牌阶段的过程中,你认为家电企业探索新赛道,进行科技化转型有哪些必要性?你如何看待家电行业转型的战略方向与实践成果?

周云杰:近年来,不少传统家电企业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一系列数智化技术与业务相融合,实现提质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探索新赛道并进行科技化转型,已经不是家电企业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怎么做的必答题。

海尔于2020年创建了全球首个智慧家庭场景品牌三翼鸟,以场景和生态的战略升级拉动行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实现了从家电品牌的引领到场景生态的引领。

家电行业转型的战略方向与实践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会催生新的增长点。以海尔为例,布局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赛道,在持续推进新科技、新模式和新生态等的过程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比如今年两会,我在智慧住居领域带来了关于强化智能家居行业顶层设计的建议。智能家居是居家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新场景的应用,为AI大模型、智能传感等自主攻关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需求牵引,也将促进银发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海尔等智能家居企业是国产AI大模型的首批用户,海尔还与科大讯飞、清华等国内机构合作开发了智能家居领域的专用大模型,并发布了智慧家庭领域首个垂域模型HomeGPT。

在产业互联网赛道,我建议推进智能交互引擎,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海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满足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在“与大企业共建、与小企业共享”的理念下,目前卡奥斯链接企业90万家,服务企业16万家,构建起15个行业生态,打造出从场景、企业、园区、行业到城市经济数字化的立体数字化赋能体系。

南财:在高端制造领域,投资产能转化为有效供给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过程和市场周期,在当前技术革新愈加快速的大背景下,对于制造业企业在转型中如何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战略定力,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市场等相关主体如何帮助企业坚持创新发展,你有何建议?

周云杰: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面对当前技术革新愈加快速的大背景,要在转型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战略定力,我有三点建议:

首先,清晰的创新战略是前提。企业应确立明确的研发方向和长远规划,在确保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技术趋势、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变化,着眼长期发展。

其次,开放的创新体系是关键。企业应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结合,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还能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顶尖的创新人才是保障。在高端制造领域,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对顶尖创新人才的竞争。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资金和资源支持,同时建立多元激励机制,激发人的潜能。

政府管理部门和市场等相关主体在帮助企业坚持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为制造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例如,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

除此之外,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企业创新方向、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作者:吴立洋,实习生王海晴 编辑:骆一帆)

吴立洋向TA提问

上海中心记者

关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合规问题,微信:ww16251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