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对话丨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凡:以联合载体加强湾区城市优势互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合作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北京报道
2024-03-07 17:5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北京报道

今年,“未来产业”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成为接下来全国各地重点布局的领域。

“随着产业对科创的依赖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更应在资源集聚、创新孵化和生态构建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波顿集团总裁王明凡注意到,广东发布的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都将“链主”企业培育作为重要举措,接下来,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并加快“场景创新”。

同时,作为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王明凡也认为,香港在基础研究、对外开放等方面优势显著,其深度融入国家科创发展大局对未来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恰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王明凡表示,香港与广东可以联合载体加强优势互补,探索“一区两园”、离岸创新等合作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经验应作为推进内地科技体制改革的压力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波顿集团总裁王明凡 受访者供图)

打造未来场景试验城市

南方财经:日前,广东宣布发力五大未来产业。随着产业对科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应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

王明凡:其实,在广东发布的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中,都将培养“链主”企业作为了重要举措,各文件都提出了将培育的“链主”企业数量目标。

这是因为龙头企业位于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核心,具备引领产业技术突破和结构调整的强大能力。因此,针对科创性强、跨行业特征突出的未来产业,更应发挥龙头企业资源集聚、创新孵化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但当前龙头企业在参与科技创新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科技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产业链带动能力不强;二是重大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载体布局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需求仍有差距。

南方财经: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应推动哪些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

王明凡:首先要进一步强调、激发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例如,有关单位应大力支持国内龙头企业发挥优势力量,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开展部省市联合攻关,以突破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研发;同时,统筹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工具,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需求方出题”,扩充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和上市途径,推动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重大科技任务项目上升为国家科技项目。

其次,应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比如,在上海,张江科学城正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能满足尖端与广泛、基础与产业的各类用户需求,成为推动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引擎。

再比如,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支持科技创新集群建设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深圳建设“鹏城云脑”网络智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超算中心二期,打造国产超算应用生态,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最后,针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难、应用场景碎片化等问题,还应深入推动科技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快“场景创新”。

对此,我建议有关单位面向龙头企业开放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推动企业成为场景创意提出、设计开发、资源开放与示范应用的主体,在场景创新实践中集聚一批高成长企业。特别是在低空经济、超级充电站、智能驾驶、工业元宇宙、生物制造、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鼓励新技术开放场景应用,打造未来场景试验城市,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验证落地。

探索“一区两园”、离岸创新等模式

南方财经:目前,香港在国家科创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是怎样的?目前其融入国家科创发展大局还面临哪些问题?

王明凡:香港本地大学在世界排名靠前,同时香港科技界的经费绝大部分在高校,这些都奠定了其强劲的科研实力;再加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加持,香港目前已发展为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在基础研究、保护知识产权、招揽全球人才、对接国际规则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应打造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但尽管香港在基础研究领域极具国际竞争力,由于其本土支柱产业多为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效果不明显,且经济主要由第三产业支撑,应用环节少,相较于内地的科研来说,香港成果转换动力不足。

此外,香港与内地科研的合作亟待深化,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再加上香港土地供应紧张且开拓用地需时较长,也制约着科技的发展。

南方财经:面对上述挑战,应如何促进香港融入国家科创发展大局?

王明凡:首先要从中央层面优化顶层设计,重点聚焦金融科技、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优势产业,结合国家重点科技计划、“卡脖子”技术清单,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攻关计划,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

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引领香港在基础研究、前沿研究领域深度发展,在核心技术突破的层面与世界先进经济体同步,制定中长期发展蓝图,构建多种类、广覆盖、密联络的新兴产业集群,充当内地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器。

此外,在科技安全方面,还要积极探索香港国安教育中关于科技安全领域的立法研究,同时建立好科技安全的“第一主体责任”机制,加强风险研判和危机管控。

南方财经:在广东省五大未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双方合作前景如何?可以探索哪些合作模式?

王明凡:其实,广东布局的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等产业同香港科创优势领域不谋而合,双方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经验亦可作为推进内地科技体制改革的助推器,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一方面,香港要依托大湾区完备的产业体系,以联合载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创新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比如,在深港河套合作区,双方可以协同推进“一区两园”发展规划深度衔接;在前海、南山等地,可以实施离岸创新模式,加快引入创新人才、融资基金等要素,使“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更好服务科创发展。

另一方面,香港及内地的深度融合能够激发创新生态链的活力,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法律保障、范式标准等方面为内地其他地区的科技改革提供一系列差异化经验和参考方案,从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丁莉 编辑:于长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