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丨1.19亿人次背后的假日出行大市场
在雨水纷纷中,清明假期落幕。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从笔者的观察来看,今年清明假期的消费文旅,呈现出了别样的特色和出行大市场。
今年清明小长假,市民出行热情持续高涨,客流量创今年运送新高。假期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达到4974.3万人次,平均每天运输1658万人次,运输量已经超出2019年同期近23%。随着疫情冲击的影响持续弱化,制约旅客出行的因素已消退,前期受影响的文旅消费以及出行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三天假期时间略显仓促,因此短途游、自驾游因具有时间灵活、路程较短、方式多元等特征,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随着各城市周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赋能,未来短途游和自驾游还将继续成为引爆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
笔者还留意到,今年清明期间,假日经济与春日经济的“碰撞”为旅客出行带来了新的“打卡点”。春日本是旅游的大好季节,又恰逢小长假提供时间方面的便利,各地公共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推陈出新,多地增设郊游专线、赏花专线丰富假日出游体验。一些地方举办各式各样的非遗体验等民俗文化活动烘托节日氛围。近两年研学游赛道显著热起来,假期研学活动备受欢迎。研学作为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相较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其更加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综合能力,有效拓宽孩子视野,符合当下素质教育要求及趋势。可以看到的是,不少旅行社正加大这条赛道的布局。此外,马面裙、采茶、煮茶……国风元素正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明星”,成为Z世代的“大众文化”和新时尚。
国风成为春日经济热词的背后,文旅消费等需求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年轻一代走向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得到提升,他们尝试将自己的见解和新的理念注入传统家庭,形成了新的假日返乡潮流。在祭祖祭拜之后,许多年轻人同时也领略山水美景,踏青徒步、赏花美景,赶上一场春日市集,尝尝村里的时令春日美食。祭祖和文旅的有机结合,既是对千年民俗的传承,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挖掘当地文旅潜力,扩大内需并提振经济活力,是一举多得的好模式和好办法。
从今年春节以来,消费文旅市场动能满满,活力不减,对内需形成有力支撑。随着数字消费、健康消费、潮玩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的持续涌现,将为文旅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深度运用,能够打破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让各地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以及山水美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度的体验,新的业态融合点将为旅客奉上一场新的“视觉盛宴”和“感官盛宴”。
当前,各地“卷文旅”“卷消费”热度不减,妙招迭起。但同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甄别和选择的标准也在日渐严苛,过去千篇一律的老城、美景、小吃等形式已经很难满足Z世代的新游客。需要借助IP赋能,用网络流量带动车流量人流量,用网红爆款牵引周边大市场。对此,各地方也需要做好服务配套工作,并持续深入挖掘本地文旅的内在潜力,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注重销量更重视质量,让“天水麻辣烫”等网红经济不断“飘香”。
(作者:胡光旗 编辑:洪晓文)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