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陈宗涛:实现肿瘤早期诊断,才能提高生存率

21新健康季媛媛 2022-04-19 19:41

21“名医说”栏目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报道。

名医说|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勤萍:这届年轻人的“秃”是“熬”出来的 21名医说|上海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创新药物多点开花,肺癌治疗还有哪些痛点? 名医说丨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张清媛:乳腺癌治疗药物聚焦有效性,更关注安全性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每分钟有8人被确诊癌症。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其中肺癌死亡人数达71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5年生存率,是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是癌症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癌症筛查是在人群中,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方法,针对常见癌症进行身体检查,通过检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从而对癌症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借此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名医说”栏目特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陆军健康管理指导机制办公室主任陈宗涛教授,请他来谈谈如何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实现早诊早治。 

《21世纪》: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中国肿瘤流行病学情况和诊治现状?以及有哪些亟需满足的诊治需求?

陈宗涛:随着我国整体人口的年龄增长,癌症的疾病负担越来越沉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新发癌症人数、癌症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在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强的形势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目前,改变这一现象的主要方式在于肿瘤早期诊治。然而,现在肿瘤诊疗最普遍的情况是,身体不舒服了或者体检发现异常,才会去找医生看病。换言之,肿瘤诊疗整体处于被动的状态。不仅如此,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不正确的诊疗理念的影响,如相信一些民间疗法而拒绝去大型医院治疗,还有一些“鸵鸟精神”认为只要加强锻炼,不去想它就会好。这也导致临床上的早期癌症病例往往非常少,早诊率很低,而一旦有了症状,患者就已经到了中晚期了,有些人群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改变,因此降低了五年生存率。这不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问题,而是窗口的问题。

总体来说,要通过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就必须抓住早诊率。而早诊率的提升离不开早检,只有早期检出,才能尽早诊断、治疗,最终提高生存率。这是我国目前在肿瘤诊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突破口。

《21世纪》:想要更早期的发现肿瘤,在生活中会有哪些比较明显的信号可以提醒患者需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明确诊断,以此提高早检率?

陈宗涛:根据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早期肿瘤的几大风险梳理出来,具体包括:

一是年龄风险。超过40岁,整体人群的患癌风险会提升。而女性从15岁到75岁“两癌”发病率比较高,因而任何一个女性到体检中心做年度体检,都应该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

二是性别风险。这部分可以依靠大数据实现,临床医生或者正规的体检中心都应该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提示。

三是既往史。日常生活中一直觉得不舒服,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哪怕是胃溃疡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对下一步的临床肿瘤早检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四是家族史。癌症说到底是一种基因病,会有遗传家族史的问题,比如直系亲属中有患肺癌、肝癌,作为其他亲属就应该进行相应筛查。

五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比如,长期抽烟或者酗酒的人,就可能会让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的发病风险提升,对整个代谢系统也会造成影响。另外,有一些研究证明,久坐超过半小时,身体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免疫信号影响机体的状态。很多时候,学习、工作、开会带来的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肿瘤风险升高。 

《21世纪》:为实现肿瘤的早诊早治,目前临床上有哪些筛查诊断方式?哪些人应当重点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做防癌体检?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筛查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怎么判断哪款早筛产品更靠谱? 

陈宗涛:早筛产品大量的出现,反映了早筛市场本身的需求,并且想借助一些工具来解决。选用早筛产品的前提是,把每个人的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综合的和科学的评估。近几年,国外的健康风险评估发展很快,在美国已经将其称为“健康风险诊断”,上升到了临床疾病诊断的高度,也就是说健康管理专家应该要对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患病机率。

通过综合评估,再来看这些早筛手段,首先,早筛产品必须要纳入综合评估之中,不能单独的去看,结合个人整体的健康状况,结合整体基础体检。这也回答了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每年体检都要查血常规?查了是不是没用?是不是可以不查?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一是,血液检查,比如肿瘤标志物,一般来说,如果处在肿瘤的早期阶段,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有的还不是特别强,这是目前常用的血液检查;二是,影像学检查,肿瘤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放射手段有X光,CT,核磁、PET-CT等。所以,大家也期待一些新产品,加强肿瘤早筛。 

《21世纪》:您是如何看待基因检测在肿瘤筛查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看待基因筛查产品的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

陈宗涛:癌症是一种基因病,遗传背景在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还有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的基因突变,进而癌细胞疯狂生长,危害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说,基因检测应该是针对癌症发生、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

目前基因检测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基因检测对老百姓来说不容易区分,比如常见的肿瘤易感基因,是告诉你体内有没有患肿瘤的易感基因。所谓易感基因,就是容易得这个疾病的基因,但有易感基因绝对不等于你得了相应的疾病。易感基因从遗传背景的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可以直接检测出癌症的证据,如cfDNA甲基化,这些前沿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 

对基因检测来说,从技术层面,包括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从组学技术来说精准度是非常高的,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现在的关键在于找到早癌发生的部位,并带来早期提示。眼下,单独位点的研发,技术层面的深入挖掘和细化,可能是基因检测发展的未来趋势。

《21世纪》: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癌症筛查,那么,在提升筛查意识和筛查率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特别是在癌症筛查工作中,您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方向?

陈宗涛: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体检率是30%左右,其他城市我相信也不会太高,很多人不会自己主动来体检,归根结底,还是健康意识不够强。“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也提出,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但健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艰巨的过程。至于癌症筛查工作,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来提升:

第一,做好宣传。今年我们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营造科学防癌社会氛围,提高群众防癌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和健康素养。所以,要不断加强宣传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

第二,要有手段。筛查的针对性,根据性别和年龄来进行筛查,通过他的既往史、家族史筛查。从手段上来说,要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筛查,同时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包括循环游离DNA的甲基化检测在内的基因检测。

第三,效果提升。通过筛查把患癌的人群“抓”出来,借助类似防控策略就能带来很好的效应,使得筛查变成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状态。

《21世纪》:在健康中国2030的总体目标下,肿瘤预防的重要性也愈发关键。最后,能否请您提供一些大众日常生活中可以预防肿瘤的建议? 

陈宗涛: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中提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正确认识癌症。同时,积极的防控癌症要树立癌症早期预防和筛查的理念。此外,个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科学运动、合理膳食、心里愉悦。具体而言:

一方面,不要吸烟酗酒,要多运动,合理饮食,不要压力过大,要适量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在这个层面就完成了自我的一级防护,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重视体检,不要把体检作为打卡,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到医院去或者健康管理中心去进一步做检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公众要重视防癌筛查,积极参与到国家和正规医疗机构推荐的筛查行动,根据自身的情况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特别是防癌筛查,消除潜在的患病隐患。

(作者:季媛媛 编辑:徐旭)

季媛媛

记者

新健康版记者。跟踪报道医疗医药大健康行业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解读。常驻上海,关注新药研发,也关注疾病预防。(微信号:jyy199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