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说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 很多肿瘤症状隐匿易忽略,每年一次体检有必要

21新健康唐唯珂 2022-04-19 18:45

21“名医说”栏目2022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报道。

名医说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PD-1联合治疗或成一线新标准 名医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 5年生存率不到5%,如何降低胆囊癌的发生? 名医说|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精准外科”有助于提高肝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鹿思佳 广州报道 肿瘤是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多表现为包块、肿块,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癌症是指恶性肿瘤。

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众多,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即每个人在30-70岁间死于四类重大慢性病的可能性为16.5%。

2022年4月15日-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名医说”栏目专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请她为我们介绍肿瘤的发病、预防措施及诊疗手段等相关知识。

防癌体检和健康体检不矛盾

《21世纪》:能否分析一下肿瘤发病的原因?

林丽珠:肿瘤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缓慢发展过程。具体来看,每个病的发病原因各有不同。比如说肺癌,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抽烟、空气污染、室内的烟雾等等。

肝癌,主要和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导致的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国内主要与乙型肝炎密切相关。

大肠癌,除了家族遗传,它可能跟肥胖、高脂饮食,缺少运动等相关。虽然不同肿瘤的发病原因不同,但是总体来讲,主要与生活习惯、环境、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等相关。

 《21世纪》:为什么很多癌症一经发现就是晚期?我国癌症早发现的难点在哪里?

林丽珠首先是普罗大众对体检重视不够,其实定期体检、每年至少一次的体检是有必要的。

第二个是因为有些肿瘤是比较隐秘的。比如说肝癌,肝脏有较好的代偿能力,如果不是长在主要部位,比如肝门区,在早期可能是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等到肿瘤发展到较大有症状时,就可能已经是晚期了。

再比如肠癌,肿瘤如果靠近直肠的话,会出现比较早的症状。但是如果在高位,比如在横结肠等,可能就不会出现肠癌早期的症状,有些病人甚至等到肠梗阻、出现大便不通,肚子痛时才去看。

很多肿瘤表现的症状并不是像教科书上讲的那么典型,往往会比较隐匿,就很容易被忽略。所以每年一次的体检,对群众进行防癌、抗癌的普及还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纪》:防癌体检和老百姓平时做的健康体检有什么区别?

林丽珠:防癌体检和健康体检不矛盾。健康体检是普遍的健康检查,防癌体检是第二层次,针对一些常见的肿瘤,尤其是某些有肿瘤标志物的,比如,甲胎蛋白阳性可能跟肝癌有关,比如前列腺癌、卵巢癌等也有特异性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可能会有帮助。

这里要说明的是,即使体检发现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解读,也就是说要找肿瘤科医师看看,因为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定论, 所以即使是指标异常也不必过于惊慌。

《21世纪》: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林丽珠:我们提出了肿瘤的十大征兆,在日常中可能会被忽略。

 1、体表或表浅部位可触及的肿块逐渐增大,如乳腺、皮肤、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

 2、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

 3、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感乃至哽噎感。

 4、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

 5、耳鸣、听力减退、鼻、鼻咽分泌物带血。

 6、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出血。

 7、大便潜血阳性、便血、血尿。

 8、久治不愈的溃疡。

 9、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

 10、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比如咳嗽,平时感冒会咳嗽、肺结核也会咳嗽,肺炎也会咳嗽。

一般来讲,不明原因的咳嗽,如果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患者还没有明显的好转,那就应该做个CT检查。比如说胃病,如果经过了普通的内科治疗,还是没有改善,那就要做胃镜的检查。便血、咳嗽、发烧、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消瘦等等这些症状,两个星期治疗没效,就要去查清楚了。

 肿瘤精准治疗如何发展? 

《21世纪》:肿瘤治疗方式和手段主要有哪些?

林丽珠:肿瘤的传统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是医学进步的成果,尤其是近十年来,免疫治疗是最活跃的一个发展领域。但是不管是手术、放疗、化疗,还是免疫、靶向,都还是存在一定的有限性,尽管某些肿瘤、群体疗效会比较好,但总体来看,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生存期的提高还是不尽人意的。

《21世纪》:在中国,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患者应该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提高诊疗疗效?

林丽珠: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病期的早晚,病情的轻重,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年龄,是否有合并慢性疾病等情况给予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当然还要考虑经济因素。比如说肺癌,假如驱动基因阳性的病人,肯定是要用靶向药治疗;假如是鳞癌,患者年轻、体质比较好,那这些病人可以首选化疗,部分病人还可以加上免疫治疗,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加上放射治疗。但对于年纪大,又不适合用靶向药的,那中医药就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了。值得提倡的是,在肿瘤的整个过程中,病人可能有各种的副反应,中药的治疗是可以去减缓这些副反应的。

《21世纪》:中医可以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哪些作用?

林丽珠:首先,中医药可以改善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副反应,比如化疗药常见的消化道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靶向药物所致的腹泻、皮疹等,鼻咽癌放疗后导致的放射性的口咽炎等。

其次,中药在抗复发和抗转移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比如软组织肉瘤患者手术后很容易复发,且此类肿瘤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在手术之后再用中药干预,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复发的几率。

最后,对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来讲,发现癌症时已经晚期,靶向和免疫治疗可能并不适合他,化疗也不会提高他的生存率,而且病人会很辛苦。这个时候用中医药治疗就非常合适。所以中医药在不同肿瘤病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我们采取治疗的方法也不同,需要具体分析,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也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知己知彼,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21世纪》:治疗肿瘤强调“精准”,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丽珠:具体的精准治疗是指针对某些基因的变异情况,有的放矢的采用响应的靶点药物,所以称之为靶向药。但实际上精准治疗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畴,就是要针对每个个体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和中医的个体化的治疗是异曲同工的。

《21世纪》:您怎么看待肿瘤诊断的新兴模式MDT(多学科讨论)?

林丽珠: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生专业领域也在细化。医生的细化意味着在某一领域掌握得比较深,但是从整体面来讲,这种细化又不够,所以有了MDT这个概念。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都掌握了一个点,就必须把各个点穿起来形成一个面,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对于临床决策是有必要的,病人是有获益的。

《21世纪》:您认为目前在肿瘤药物方面,本土创新药物水平如何?与进口药物之间差距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林丽珠: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肿瘤药与进口药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我国也有几个较好的原研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是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目前国内大部分抗肿瘤药还是仿制的,或者是对某个结构进行改良。目前国家对原研药的研发十分重视,我也希望我国有更多的原研药创新。在中医药领域,相关部门也在推动其发展。

(作者:唐唯珂 编辑:徐旭)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