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新政企互动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立伟
2019-10-09 08:13

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召开很快就一周年了,在近一年时间里,中央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积极落实讲话提出的各项精神和要求。

座谈会前,社会上有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等。

针对这些言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他表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他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为此,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第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第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第三,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第四,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第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其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最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推进反腐败,一大批贪官污吏被绳之以法,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少一部分企业家因为存在权钱交易等受到惩罚。因此,一些舆论将正常的反腐歪曲为企业家不安全,将正常的混合所有制歪曲为“新公私合营论”,等等。

为此,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用“亲”和“清”两个字精辟概括并系统阐述新型政商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将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亲”“清”两个字,体现了从政治生态与商业生态有机联系的角度,统筹谋划整体优化执政环境和市场环境的系统性思维和协同性思维,对于铲除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腐败温床,推动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和透明、法治、公正、高效的商业生态,营造遵纪守法和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党员干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远离企业与企业家,对于企业正常的要求也置之不理,以不作为来避免瓜田李下,企业的一些正常诉求拒之门外,该见的人不见,该办的事不办,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另类“腐败”。对于这种消极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

他强调,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而是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他进一步提出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民营企业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要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人民团体、工商联等组织要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积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改革创新。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2019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对涉及企业利益、影响企业经营的专项政策、重大规划、重大改革等,在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有的专项政策要吸收企业家代表参与政策起草。

《意见》制定的过程多次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直接听取数十位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委托全国工商联和各地累计征求了1600余名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征求了45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的意见,同时还征求了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政府与企业之间既要杜绝勾肩搭背、过从甚密的官商不分,也要防止谈商色变、为官不为的过犹不及。《意见》目的是创新政企互动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推动企业家积极参与涉企政策制定。

《意见》明确了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的机制性、规范性要求,有利于增强涉企政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协同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健全宏观和微观传导机制,更好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见效;有利于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定企业家预期;有利于为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务实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不同于以前在制定涉企政策时召开临时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意见,《意见》要求通过听取意见、畅通诉求、处理反馈、宣传解读、执行监督、评估调整等全流程制度安排,让企业家全程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更注重实质。在这个全流程当中,《意见》又做出了一系列的规范性要求,避免走过场,易于执行,提高实效。

《意见》规定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方案、规划、政策、项目等,除依法需要保密和重要敏感事项外,牵头部门应在一定范围内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出台前依法需要保密的涉企政策,可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尽可能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

各地在过去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创造性的做法。比如,近期,杭州市政府将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阿里巴巴 、吉利控股集团 、娃哈哈等第一批100家重点企业,作为政府事务代表,服务重点企业,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政府事务、开展信息沟通交流、政策解答和项目落地推进提供等全方位的保障。

杭州的做法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更有效率。但是,它可能也会引起一些误解,政府干部进驻企业的目的会被一些人歪曲。因此,在落实这些政策过程中,宣传解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避免此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问题上被误读的问题。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要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一些错误说法要及时澄清。”《意见》也重点提到,要完善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和执行监督。因此,各地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做好宣传和解读,做好舆论引导,不仅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社会的沟通也同样重要。

(一)学习笔记丨破解重大时代课题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学习笔记丨新发展理念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钥匙

(三)学习笔记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学习笔记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重大政策创新

(五)学习笔记丨乡村振兴是决胜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六)学习笔记丨以开放的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学习笔记丨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八)学习笔记丨广东要为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提供经验支持

(九)学习笔记丨广东要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率先突破

(十)学习笔记丨广东要做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领跑者

(十一)学习笔记丨广东要成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领头羊

(十二)学习笔记丨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十三)学习笔记丨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十四)学习笔记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十五)学习笔记丨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辩证统一,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十六)学习笔记丨全面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保障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十七)学习笔记丨建立共性技术平台,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

(编辑:欧阳觅剑)

张立伟

首席评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