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继续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这个制度安排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监督和制约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进行合宪性审查,维护宪法权威,依法行使监督权,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其次,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必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
应该建立联络机制以及相应的履职要求,确保人大代表有效代表民意。各级人大代表要通过调研、视察、走访以及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代表接待日、网络平台等方式和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完善代表联系制度,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支持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健全代表述职制度,完善代表履职监督工作。
其三,健全人大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经将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修法项目列入立法规划。应该尽快完善有关人大组织体系、工作机制、议事规则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其四,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的数量,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对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健全基层国家政权体制,夯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的数量有利于增加广泛的代表性,加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也有利于提升对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的监督能力与效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此作出全面部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改革继续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学习笔记丨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
(九)学习笔记丨广东要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率先突破
(十一)学习笔记丨广东要成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领头羊
(十五)学习笔记丨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辩证统一,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十六)学习笔记丨全面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保障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编辑:欧阳觅剑)